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Pegi virus病毒(简称HPgV,之前被称为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是一种正义单链RNA (+ss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Pegivirus病毒属。HPgV主要有五种基因亚型,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特异性,其中在中国主要流行的是3亚型HPgV。HPgV主要的传播方式有血源传播、性传播和垂直传播,由于HPgV和HI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大约17-41%的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PgV。据报道,持续性的HPgV病毒血症能够降低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HPgV通过抑制HIV病毒的进入和复制过程,并调控宿主的细胞因子以改善HIV患者的疾病进程。我们分析了湖北省13个地区的156例HIV感染患者,发现有57例合并感染了HPgV (36.5%),对其中33位HIV/HPgV共感染患者体内的HPgV病毒E2基因进行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有29例感染了3亚型HPgV,只有4例感染的是2亚型HPgV。对10例HIV/HPgV共感染患者200条全长的HPgVE2基因序列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PgV病毒种群在病人体内的进化呈现病人特异性特征,利用中性检验结合错配分布的方法分析了病人体内HPgV病毒种群历史动态变化,发现大部分病人体内的病毒种群存在过快速扩张的历史,并最终达到稳定的种群大小,HIV病毒对HPgV的复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另外,病人体内的HPgV病毒受到很强的净化选择压力,该结果提示HPgV病毒获得免疫逃逸能力和实现种群扩张的过程中,E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没有出现变化,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能力受到削弱或者机体对不具致病能力的HPgV病毒微弱的免疫应答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驱动HPgV病毒种群变化的因素,我们详细分析了HIV/HPgV共感染患者E2基因重组发生情况,发现了男性占主导的同源重组现象(7例男性和1例女性),我们还发现部分患者被不同类型的病毒株感染,这种现象在男性中也更为普遍。另外,某些男性病人更易被同源的病毒株感染,而女性病人体内的毒株则呈现病人特异性特征。这些结果提示男性占主导的同源重组,可能与男性高风险行为方式高于女性的因素有关。综上所述,病人体内的HPgV的多重感染和不同毒株之间的重组,导致了HPgV的遗传多样性,并有可能导致了HPgV病毒种群不同的扩张方式。据报道,HPgVE2蛋白和多肽能够抑制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由于HPgV流行有严格的地理特异性,不同亚型的HPgV对HIV-1病毒复制的影响也出现差异,所以我们对HPgV不同基因型E2蛋白抗原位点区域(267-298aa)的进化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不同基因型的抗原结合肽以及不同区域的多肽对HIV-1的抑制活性,认为HPgV膜蛋白中可能存在多个区域或者是膜蛋白的空间结构,参与了对HIV的抑制作用。总而言之,我们使用HIV/HPgV共感染模型,对HIV-1感染者体内HPgV病毒的进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区域的膜蛋白来源多肽对HIV复制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加深对HPgV病毒抑制HIV复制机制的理解,并为开发治疗HIV感染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