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转型理论为概念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次对能源系统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可持续能源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选取当前能源系统中消费比重较大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电、太阳能、光伏和核能作为研究对象,评估能源系统可持续转型的路径,以反映当前能源系统各种利基的发展前景以及可持续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复杂内部相互作用。根据中国能源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并模拟运行了能源系统从2016-2050年间各种类型能源消费比重变动的情形。研究结论主要有:1)持续的景观信号是能源系统成功转型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持续的景观信号压力,能源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将不会发生;2)持续的景观信号的强弱对转型的程度有影响,景观信号越强,转型的程度越高,景观信号越弱,转型的程度越低;3)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未来10年石油和天然气才是当前中国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替代能源,这是因为当景观信号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时,短期内石油和天然气利基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更先进,它们比可再生能源在成本和效率方面表现得更好,这意味着需要持续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4)在成功转型的情境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强度达到0.59,主导了整个能源系统,其中水电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据最高的比重,在能源系统成功转型的场景中发挥了最重要的影响,这说明了在中国可持续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要重视水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