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但是在果树营养与施肥方面研究仍然十分不足,果农为追求产量存在过度使用氮磷肥,钾肥过量与不足并存,长期忽视中微肥,有机肥投入不足,肥料利用率低,施肥方式落后,施用时期不合理,导致我国主要果树单位产量低一、品质差、资源浪费和环境代价高。因此,科学合理的养分管理技术成为我国果树优质高产的重要瓶颈。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桃生产国,但当前果民过量和不平衡施用化肥现象严重,导致桃产量低、品质差、肥料利用率降低,亟需完善桃树养分推荐方法。近年中国农科院何萍课题组提出和完善了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养分推荐方法,并在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上取得良好的减肥增效效果。我们课题组利用多年多点的产量反应数据初步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桃树养分推荐方法(NE),但其缺少基于QUEFTS模型的桃养分需求参数。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氮素处理以及多点缺素试验来初步探索我国桃主产区桃树盛果期新生部位干物质累积、氮磷钾等养分吸收和分配特征,建立基于QUEFTS模型下不同目标产量桃的最佳养分需求,旨在为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桃树养分推荐方法提供更准确的养分需求参数主。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缺素田间试验下表明:与农户习惯施肥处理相比,NE推荐施肥平均产量增加11.53 t/ha,而桃园氮、磷、钾养分投入减少了118、38和190kg/ha,。与农户习惯施肥相比,NE施肥处理在6个桃园中果实含氮量显著提高,平均提高8.9%;与NE处理相比,缺施氮肥对果实氮含量有一定影响,67%的桃园果实氮含量的降低;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下,NE推荐有的果实含钾量从24.1g/kg提高到38.5g/kg,平均提高了为28.9%。(2)桃园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蜜桃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为372 kg/ha时产量最高,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增产44%。同时,施氮量为372 kg/ha时成熟期果实品质较好并且桃树当年生生物量、氮磷钾养分的总累积量也达到最高。(3)通过多点采样数据分析,对于新生部位干物质分配而言,果实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叶片,果实所占比例平均达到78%。桃当年生部位中叶片氮含量最高,其次是果实,枝条中氮含量最低;当年新生部位氮素吸收量介于为27.8~258.2 kg/ha,平均为86.3 kg/ha,其中有61.8%的氮素分配至果实中。从吸收总量来看,桃当年新生部位钾素的吸收量最高,其次是氮素,因此桃树氮、钾素营养调控是桃养分推荐的重点。(4)应用QUEFTS模型对桃当年生部位的养分吸收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桃不同目标产量新生部位的氮、磷和钾的最佳养分吸收量及分配比例,当目标产量达到潜在产量的60%~70%时,生产每一吨果鲜果的地上部新生部位的养分需求基本是一致,即每生产一吨鲜果地上部新生部位氮、磷、钾的吸收量养分为2.6、0.25和3.3 kg,相应的最佳养分内在效率分别为388 kg/kg N、3947kg/kg P和303 kg/kg K,果实中所需的氮、磷和钾占整个当年生部位养分吸收的比例分别为54.1%、72.9%和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