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模式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有算法的性能尚不能满足各种应用的实际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人脸识别问题的核心是人脸建模问题,而近年来,基于人类视觉感知机理的产生式模型在视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基于局部建模的方法更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在分析现有的产生式方法的基础上,对基于局部建模的人脸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提出了一种基于稠密局部匹配(Densely Local Matching,简写为DLM)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稠密重采样,得到反映不同局部区域特征的子图像,并最终通过融合局部子图像匹配结果来得到最终的图像匹配相似度。本文对不同的图像分块策略(稠密和稀疏、分块大小等)以及融合策略(全部融合和部分融合)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融合部分稠密采样的局部匹配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性能。(2)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视觉基元(Local Visual Primitives,简写为LVP)的产生式模型,并用于人脸重建和识别中。该方法通过对密集采样的局部图像模式进行聚类来获得能够反映人脸局部变化模式的视觉基元,这些基元在视觉效果上与图像微视觉结构非常吻合,可以用于组合高层的语义特征(如眼睛,鼻子,嘴等),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数百个LVPs就可以很好的重建高维灰度人脸图像(原始维数为56x63)。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LVP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图像的LVP索引建立空间直方图模型,并采用直方图交计算相似度来实现人脸识别。在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上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即使采用较为简单的分类识别策略,基于局部模型的方法仍能取得良好的识别性能。我们相信通过将局部模型与性能更优的判别分析技术、统计学习方法结合,有望取得更好的识别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建设一个勘探与生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高层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论文来源于中国
在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视觉两大研究领域的共同推动下,图像检索技术己逐渐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不同于传统的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它实际上是一种模
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预测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它要研究的内容是确定在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中,某一条链上哪些残基参与了作用。该研究对理解生物体活动机制、蛋白质功能研
空间关系可视化是文景转换的核心内容,物体空间摆放区域确定是实现空间关系可视化的重要一步,目的是将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化。物体空间摆放区域确定的研究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
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对学生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教学、练习和考试,其一律采用手工出题、手工批卷的方式,不但效率很低,而且极大的限制了试卷选题的灵活度。随着计算机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在某些区域内,一般是人类无法或因某种原因不能进入的区域内检测周围环境的各种变量,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研究已成为无线网络领域的重要课题。无线传感
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和普及,人们的信息来源得到极大的丰富,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在Web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如何
可重复向量与死锁是Petri网理论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Petri网的活性、公平性的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可重复向量与死锁的求解就成了一个必要的环节。本文在对Petri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出现,新一代成像方式及扫描设备产生了大量的图像数据,对2D/3D图像处理软件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用于诊断的信息量的增加也对具有快速数据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和媒介的犯罪活动不断增长。传统的计算机取证技术依赖对个人电脑和本地服务器数据存储介质的获取。而在网络与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