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度对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启动及优势种群形成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七格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作为试验装置,以人工配制的糖蜜废水作为试验用水,在进水COD1000mg/L,容积负荷0.8 kg/m3·d,停留时间30h,温度35±1℃,污泥接种量15~25gMLSS/L的条件下,分别采用投加和不投加NaHCO3进行进水碱度调节的方式启动反应器,着重研究碱度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运行以及优势种群的形成的影响;确定产氢产乙酸菌群的空间生态位并研究其在厌氧处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试验表明,不进行进水碱度调节的情况下,反应体系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敏感,无法实现微生物种群的高度分离,污泥活性低,无法形成颗粒污泥,最终启动失败。在进行碱度调节的条件下,随进水COD浓度增加而提高进水碱度,最终在进水COD4000 mg/L,容积负荷3.2 kg/m3·d,进水碱度2000 mg/L(以CaCO3计)的条件下,反应器启动成功,COD去除率为93%,进入稳定期,反应器发酵类型以丙酸型发酵为主。启动第40天开始出现颗粒污泥,第90天左右,各格室颗粒污泥成熟。前三个格室的污泥结合成2mm左右、结构相对松散的灰褐色的絮团,中间夹有白色凝胶状物质,后两个格室的颗粒污泥主要为椭球形或球形的亮黑色颗粒,粒径为1.5mm左右,第四、五格室的颗粒污泥主要为扁椭圆盘状,粒径为1.5mm左右。各格室种群分离良好,前三个格室为水解发酵段,第四格室为过渡段,第五格室为产氢产乙酸菌群与产甲烷菌群大量繁殖的场所,第六、七格生存的主要是产甲烷菌群。试验证明:接种污泥中水解酸化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的活性先于产氢产乙酸菌群恢复,然而去除效率的突跃却始于产氢产乙酸菌群活性的提高,产甲烷菌活性总是伴随产氢产乙酸菌活性的提高而提高,产氢产乙酸阶段是位于产甲烷阶段之前的限速步骤。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哪个是厌氧反应过程中的首要限速步骤取决于水解酸化阶段末端发酵产物的组成。在运行稳定期逐步降低进水碱度,结果表明碱度在1500mg/L以上时,COD去除率均保持在90%以上。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降低,水解酸化段后移,水解酸化段末端产物的组成发生变化。SSCP图谱从微观角度证明了在一定范围内,第五格室中的优势种群组成稳定,不受碱度下降的影响。
其他文献
藏区学生进入内地中职学校学习是近年四川省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由于没有直接的经验可循,而妇产科护理又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因此,课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十分必要。笔
传统村落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保护与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燥石村是中国南方山地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可以通过旅游扶贫路径促进村落
基督教自15世纪传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始,至19世纪上半叶,在非洲的传播初见成效;19世纪中叶开始的殖民探险活动揭开了基督教在非洲大传播、大发展的序幕,使得基督教的影响逐渐
基于《公共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结合数据中心建设的特点特征,对数据中心的建筑节能进行广泛地探讨,涉及数据中心的建设内容、建设理念以及数据中心的工艺特点。采
数字化学习以其学习主体个性化、学习方式灵活化、学习过程交互化、学习时空全面化等优势,成为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的新热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加快,家庭、邻里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漠,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影响社会风尚和凝聚力的重要问题。要缓解和解决这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活血方联合西医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唐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S
目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观察豁痰解毒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