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聚磷菌的特性及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效能的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和磷的超标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高效、经济的脱氮除磷对清洁水体具有重要意义。反硝化除磷理论的提出为脱氮除磷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旨在考察高效反硝化聚磷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其脱碳除磷效能。分析了厌氧/好氧/缺氧(A/O/A)SBR这一新型脱氮除磷工艺在不同进水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及系统内部的微生物群落演替。以期为反硝化聚磷菌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发新型脱氮除磷工艺提供技术支持。采用专性培养基,从稳定运行的A/O/A SBR反应器中分离得到6株反硝化聚磷菌,选择1株脱氮除磷效果尤为突出的菌株Q-hrb05进行深入研究。菌株Q-hrb05是一株兼性好氧异养菌。结合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Q-hrb05属于芽孢杆菌。菌株Q-hrb05的16S rDNA序列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GU214826。菌株Q-hrb05除磷效率高,在12h内除磷率可达到85%。经过厌氧/缺氧培养,发现菌株Q-hrb05的吸磷率与菌株内PHB的变化呈正相关。厌氧段,PHB在菌体内合成,约占细胞干重的12%,释磷率为66%;缺氧段,菌体内PHB含量下降,吸磷率为92%。试验还探讨了pH值、温度及碳源对菌株生长及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当pH值为7,温度为30℃,碳源为乙酸钠时,最利于菌株生长,且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最佳,此时除磷率为88%,脱氮率为81%。研究在不同进水条件下,A/O/A SBR工艺对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及系统内微生物酶的活性分布。结果表明:当pH值为7.5,碳源为乙酸钠,碳氮比为1.4时,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系统对PO43--P,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48%,99.5%。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时,系统内脱氢酶含量23.17μg·ml-1、ATP含量32μg·ml-1、脲酶含量35.36μg·ml-1·24h-1、硝酸盐还原酶含量10μg·ml-1·24h-1、亚硝酸盐还原酶含量12.72μg·ml-1·24h-1。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A/O/ASBR反应器内部微生物群落演替,发现随着水质条件的改变,系统内微生物种群丰度变化较小,而微生物种群结构出现动态的演替现象,不同水质与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具有一定的映射关系。当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时,Uncultured Chlorobi bacterium在系统内被富集,成为A/O/A SBR反应器内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优势菌种。利用FISH技术定性的分析反应器内功能微生物种群动态,发现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反应器运行趋于稳定,系统内聚磷菌和硝化菌从数量上有明显增加,说明反应器的运行条件适合该功能菌的生长与代谢。
其他文献
当前P2P流媒体技术引起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其中流媒体网络的建模是核心问题。本文引入复杂网络的幂律分布建模方式来对P2P流媒体网络进行构建,对网络节点的连接使用轮
通过对传统选粉机水泥联合粉磨系统物料流程、气流流程和设备自身特性的分析,结合组合式选粉机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组合式选粉机联合粉磨工艺。与传统的"辊压机球磨联合粉磨"工
目的:研究并观察解语丹加减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语丹配合
2016年3月4日凌晨零时32分,把一生献给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平静地离开了。3月10日上午,周小燕先生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各界
目的探讨泪小管炎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泪道科收治的6例泪小管炎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占我院同期诊治泪小管炎的60%(6/10),4例误诊为慢性泪囊炎
党校的教育培训,中心在课堂.提升党校教育培训质量,关键也在课堂.如何提升党校课堂的教学效果,使接受培训的党员干部真正有所得有所获,既是党校管理者萦绕心头的难题,也是党
梅花在我国是一种很名贵的植物。梅花的栽培方式有很多,比如切花栽培、园林栽培、盆景栽培等。论述了梅花栽培的相关技术要点,供借鉴。
针对访问控制机制中用户属性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问题,以及现有激励机制中选择用户的无规则方式、用户处理任务效率低和服务器预算支出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出了基
汽车门框上条作为车门的组成部分,其形状精度影响着车门部件的装配和车身的外观。拉弯成形是汽车门框上条的主要成形方法,拉弯成形中金属材料产生的回弹一直是汽车门框上条成
淀粉微球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而磁性淀粉微球是淀粉微球中的一种,由于具有磁响应性、生物相容性、无毒等优点,在生物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以木薯淀粉(CS)、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