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江西省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对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当前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的大背景下,对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明财政支出结构一般理论,以及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对江西省财政支出的规模与效应、问题与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优化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的总体构想和对策措施。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出研究的相关性成果,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即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第二部分:财政支出结构的一般理论。一是阐述了财政支出相关内涵的界定,包括财政支出的内涵、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财政支出规模的内涵以及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内涵。二是列举了财政支出的六种分类。分别是按职能结构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按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按支出的目的分类、按行政级次分类。三是概述了财政支出的效应。第三部分:江西省财政支出的规模和效应分析。首先,根据1978年到2009年财政支出的数据对江西省的财政支出规模进行了分析,包括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其次,建立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选用了Barro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然后根据这一理论模型,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选用1996-2008年财政支出数据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运算得出结论。第四部分: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根据内生增长模型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调整和优化江西省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和对策。针对江西省财政支出的状况,阐明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目标、思路、原则等总体构想,强调要体现政府职能的原则,即:适应性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支出结构相互协调原则、优化过程动态化和渐进性原则,提出了五条对策:(1)以公共财政理念为导向,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支出。(3)突破“瓶颈制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结构。(4)分清主次,加大重要产业和重要领域的财政投资。(5)深化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第六部分:结语。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全文的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