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轻度氧亏损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大型底栖动物(Marine Macrozoobenthos)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口邻近海域受到复杂的自然环境和剧烈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属于生态敏感区域,研究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均有重要意义。另外,长江口邻近海域时常发生季节性的氧亏损事件,但目前少有针对该海域轻度氧亏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以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江口(Yangtze River Estuary)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基于该海域的底层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数据,研究了轻度氧亏损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利用大型底栖动物评价指数对该海域近来的底栖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四部分工作。利用1959年、2000-2001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四个时期的大型底栖动物和底层海水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四个时期共采集到624种大型底栖动物,多毛类在各主要类群中占优且随时间推移有增加的趋势。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主坐标分析(PCO analysis,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和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permutation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的结果表明,这四个时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典范对应分析(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和冗余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的结果可看出,底层海水的温度、盐度、水深显著影响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CCA的前两轴解释了89.6%的物种-环境关系变化,RDA的前两轴解释了94.3%的物种-环境关系变化)。K优势度曲线的结果(曲线的相对高度逐时期升高)、ABC(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曲线的结果(W值在1959年为0.311,2000-2001年为0.305,2011-2012年为0.222,2014-2015年为0.167,逐时期减小)和Shannon-Wiener指数(H’,log 2)的结果(H’的范围在1959年为2.29-5.03,2000-2001年为2.86-4.55,2011-2012年为2.28-4.56,2014-2015年为1.79-4.43,呈逐时期减小的趋势)均表明,研究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随时间推移有恶化趋势。利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连续10个月(除2015年8月、12月外)的大型底栖动物和底层海水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南北差异及驱动该差异形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结果和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均显示,该海域的底层海水环境因子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和南北差异。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揭示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显著的南北分布差异,并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在该海域存在斑块状分布的现象。用BIOENV分析和CCA揭示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底层海水的水深、盐度、浊度是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南北差异相关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水深对该差异的贡献最大。长江冲淡水(CDW,Changjiang Diluted Water)是造成底层海水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南北差异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ABC曲线的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北部的大型底栖动物比南部的受到更大程度的干扰,这可能是因为北部地区受到长江(Yangtze River)的干扰更严重。利用2015年8月和12月的大型底栖动物和底层海水环境因子数据,研究了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夏、冬季节变化及轻度氧亏损对该变化的影响。PCA和PERMANOVA的结果表明,该海域的底层海水环境因子在夏季和冬季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底层海水的溶解氧在夏季处于轻度氧亏损状态,而在冬季则处于常氧状态。PERMANOVA的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夏季和冬季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多元回归和CCA揭示了底层海水环境因子(特别是溶解氧)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关系,并尝试用线性回归模型描绘了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与轻度氧亏损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季节性轻度氧亏损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显著相关,但它并不会对群落造成明显的破坏,相反,我们推测轻度氧亏损可能会使大型底栖动物的天敌数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压力,从而造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波动。溶解氧只能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一部分,其他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深、磷酸盐和浊度,也对群落变化有很大影响。利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连续10个月(除2015年8月、12月外)的大型底栖动物和底层海水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底栖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评估使用了AMBI(AZTI Marine Biotic Index)、M-AMBI(multivariate-AZTI Marine Biotic Index)和BOPA(benthic opportunistic polychaetes amphipods)三个生物评价指数。结合三个指数的评估结果以及对这三个指数和四个与富营养化相关的底层海水环境因子(叶绿素a、溶解无机氮、磷酸盐、硅酸盐)进行的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认为M-AMBI最适用于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环境评估。四个与富营养化相关的环境因子以及底栖生态状况均呈现出相似的与离河口和海岸远近相关的空间分布模式,表明该海域可能处于富营养化的环境压力下。根据M-AMBI的结果,该海域有两个主要的受干扰区域:一个位于长江口以东,另一个位于浙江省以东。研究发现,这两个受干扰区域的形成可能主要与长江冲淡水有关。M-AMBI的结果表明,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在这一年里没有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和创新点包括: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随时间推移呈下降的趋势,底栖生态环境也呈现出恶化的趋势;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长江冲淡水是造成该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季节性轻度氧亏损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显著相关,它会使大型底栖动物的天敌数量减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从而造成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波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动态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生态环境的长期变化,M-AMBI可以较好地适用于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环境评估。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针对地形影响狭窄通道溢流的动力过程开展资料诊断和理论研究,对印尼海及太平洋深层关键通道的底层溢流进行了个例分析,在海峡地形对深层环流动力特征及混合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首先,基于海洋观测,对利法马托拉海峡(Lifamatola Passage,简称利法海峡,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尼贯穿流(ITF)深层分支的水动力学特征开展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不考虑地转的、计算连通海盆的单一海峡溢
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是一种非运动、球形、大小约2-3μm的微微型浮游植物,隶属于海金藻纲。1985年以来,抑食金球藻在美国东海岸经常性的引发有害藻华“褐潮”;1997年前后,在南非附近海域也爆发了几次抑食金球藻褐潮;2009年以来,在中国渤海沿岸海域频繁的发生抑食金球藻褐潮。褐潮的爆发对沿海生态系统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使水产养殖业遭受了重大损失,特
放射虫是单细胞海洋原生动物,主要营浮游生活,分布广泛,多样性程度极高,是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采集自黄海和东海浅水陆架区、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以及赤道西太平洋的三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三区域放射虫进行调查分析,辅以从网络环境数据库提取的多年环境数据的年平均分析资料,以探究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组合与特定水体环境的关系。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黄海和东海陆架区的59个
由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因其携带能量高、影响范围广、观测难度大等特点,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同时,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变化常伴随着台风强度的变化,并影响台风浪的生成和发展。这使得利用真实观测对台风所产生的涌浪进行追踪和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模式(WaVe mode,WV)产品的涌浪观测数据,追踪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对台风涌浪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台
冷泉是继热液之后另一种特殊的深海环境。南海冷泉生态系统以甲烷流体、自生碳酸盐岩、化能自养微生物群落以及大量的单质硫为特点。本研究利用2017年和2018年“科学号”冷泉-热液航次获得的冷泉沉积物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学对南海冷泉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分布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冷泉沉积物样品中参与硫元素循环的微生物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一系列硫氧化微生物和潜在的新属新种。在此基础上,对赤杆菌氧化硫代硫酸钠产单质硫的
潮间带底栖有孔虫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是微小型底栖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栖微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小、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大部分具有能在沉积物中长期保存的壳体等特点,使其成为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载体。潮间带同时受到陆地、海洋和大气因素的影响,环境复杂多变,且不同区域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探究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群落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全球分布并产生毒素的有害藻华原因种,其有害藻华已经通过产生卡罗毒素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很多鱼类的死亡。剧毒卡尔藻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突出的繁殖能力与其多样化的生存策略是紧密相关的。本论文利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剧毒卡尔藻的三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存策略,即毒性(对动物而言)、化感作用(对共存浮游植物而言)、和混合营养(主要是吞噬营养),以研究它们的作用机
病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只能在生物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非细胞生物,可以感染地球上所有类型的细胞生物。在海洋生境中病毒普遍存在且丰度极高,绝大多数以原核生物为宿主。病毒是海洋微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对地球碳、氮循环有着显著影响。通过裂解宿主,病毒可将原核生物量转化为可溶性有机质重新被原核生物利用,使其无法进入更高的营养级。这一由病毒诱导的有机质流的改变被称为“病毒回路”。此外,病毒对原核生物群落结构、
浮游动物是海洋浮游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生物量水平和类群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碳循环的输出效率。南海北部海域是中尺度涡的高发区域,中尺度涡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围绕南海北部陆坡海域进行了春季、夏季和秋季3个季节航次的采样,通过浮游动物图像扫描ZooScan系统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水平、粒径和类群结构,结合物理水文、化学和生物参数讨论了影响南海北部陆坡浮游动物的因
天然产物因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在新药研发中被赋予独特的地位。深海(>1000 m)通常具有高压、无光等环境特点,局部具有冷泉、热液等极端环境,深海微生物具有与深海环境相适应的独特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蕴含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资源,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本论文从不同海域和水深的深海沉积物及动物样品中分离获得137株真菌,经小试培养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结合化学和生物学指标以及文献调研,最终选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