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亳白芷的种质来源、种植历史及产地加工概况;测定12个样地亳白芷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且探究不同采收期无机元素在亳白芷根和枝叶中的富集规律;评价亳白芷的质量,并探究无机元素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考察不同采收期两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寻找替代硫熏法的亳白芷产地加工方法;建立亳白芷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对亳州市白芷的主要种植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对亳白芷的根、枝叶以及根系附近的土壤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在ICP-MS的KED模式下对16种无机元素进行含量测定,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0nm,流速为1.0m L·min-1,柱温为30℃,测定亳白芷中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对同一批亳白芷药材(鲜品)采用7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处理,用HPLC法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采用HPLC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0nm,流速为1.0m L·min-1,柱温为25℃,建立亳白芷的指纹图谱,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和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亳白芷主要是从河南禹州引种,其药材性状与禹白芷最为相似。12个样地亳白芷中K、Ca、Mg、Na、Al、Ba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4种重金属元素Cu、As、Cd、Pb的含量均不超标;不同采收期亳白芷的根和枝叶对16种无机元素的富集作用不相同,其中根和枝叶对Mo元素的富集作用均相对较强。12个样地亳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71%、0.098%;亳白芷药材中的Al、K、Ca、Cr、Ba元素与药材中两种有效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4个不同产地白芷中两种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大小为祁白芷>亳白芷>川白芷>禹白芷;在不同采收期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都是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7种加工干燥方法中,经过微波干燥40s处理后两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为0.592%。亳白芷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未硫熏亳白芷共标定15个共有峰,硫熏亳白芷共标定9个共有峰,未硫熏和硫熏亳白芷两者对照谱图的相似度为0.879;4个产地白芷的指纹图谱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亳白芷的种质来源为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对无机元素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以及无机元素的富集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为提高亳白芷的质量和产量提供科学的依据。亳白芷的质量与传统产区白芷相比,并无很大差别,因此,亳州可以作为白芷的一个新主产区。微波干燥法可以作为亳白芷的产地加工方法,具体的微波干燥的工艺参数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本试验建立的白芷指纹图谱方法较为简单、有良好的重现性,同时建立了硫熏与未硫熏亳白芷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两者的定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