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尺寸预报的珩磨油石磨损寿命模型及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珩磨作为零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产品的加工精度有着重要影响,而珩磨油石的磨损状态又会直接影响到珩磨加工的效果。如果油石磨损过快,就会造成产品加工达不到精度要求,甚至会导致产品报废。而目前珩磨加工中对油石的磨损状态的判断处于人工检验阶段,麻烦而且效率低。因此,本文针对油石磨损状态的判断提出尺寸预报的方法,在研究油石磨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预报油石的尺寸,对珩磨油石的寿命进行有效管理。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基于材料的塑性变形和断裂两种情况下引起的材料去除机制理论,从磨粒的角度对摩擦过程中的磨损机理进行分析,分析了材料去除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及珩磨加工的磨损形式。通过建立油石仿真模型,反映了多磨粒参与切削的过程。(2)进行油石摩擦实验,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珩磨压力、往复速度和油石的粒度对油石磨损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响应曲面试验方案,采用Box-Benhnken方案展开试验。基于试验测量数据建立了珩磨油石寿命的二阶模型,进而对油石寿命模型进行了拟合,经过有效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验证了寿命模型的有效性。在分析了珩磨油石寿命关于影响因素的响应曲面后,得到了各个因素对油石寿命的交叉影响规律,并优化了工艺参数。(3)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GM(1,1)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油石磨损进行尺寸预报仿真,并进行了模型的精度检验,由于数据样本小,该模型预报精度较好。但对于GM(1,1)模型而言,由于数据的累加、累减使得方程组呈现很强的病态性,给参数估计带来了困难。对此,本文采用灰色系统模型的岭回归优化算法,改进GM(1,1)模型,提高了预报精度。(4)针对GM(1,1)模型预报精度受背景值的影响,经典灰色模型的背景值系数为0.5,但随着样本数据量的增多,模型的预报精度也会随之下降。因此本文采用背景值权值序列代替了经典模型的单一权值,采用遗传算法迭代寻优,获得了优化后的预报模型,通过对珩磨油石尺寸数据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模型比经典G 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了 3 8.63%。通过油石摩擦实验和预报模型验证,研究了油石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状态,得到了工艺参数对油石寿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预报模型可以提前预测油石的磨损,对于保证珩磨加工的产品精度不受油石磨损的影响和及时更换油石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服装行业存在的劳动力资源短缺和人工成本增加的问题,使得服装模板技术更加得到了服装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迫切希望服装模板技术可以解决生产线存在的问题,以便企业进行
当前,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特性而被认为是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的方法之一。齿轮传动系统不仅使得电动汽车的结构变得复杂,
目前,中国推动的能源革命已经把新能源作为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光伏产业所应用。世界范围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年增长率正在迅速增
停车泊位共享模式作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通过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实现停车设施的存量更新,盘活现有停车资源,达到停车泊位的供需平衡。国内外专家学者已从多方
作者经孔子学院国家汉办选拔赴泰进行汉语教学工作,在泰国巴蜀府BangsaphanWittaya School进行汉语教学时,发现该校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师、教材、学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归纳法、案例分析法,以泰国巴蜀府BangsaphanWittaya School高二4班和5班的学生为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文章共
我国发达的纺织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它们的排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治理印染废水迫在眉睫。水滑石类化合物(LDHs)可以通过调变层间阴
21世纪以来,以金属氧化物为基础的微电子、光电子以及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器件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同时,相变金属氧化物和宽禁带半导体氧化物都是目前
全球变暖和氮沉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两大重要方面,通过改变土壤水、气、热、肥等状况,已经影响植物和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的贡献,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关于增温及其与氮沉降的交互作用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植物来源有机碳和微生物来源有机碳的影响还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依托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站-三明陈大观测点,设置对照(CT)、增温(W)、施氮(N)和增温施氮(WN)4种处理,每个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外观品质和商品性,以及种薯企业的种植效益,探索这一病害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比较已筛选出的5株生防芽孢杆菌(QHZ-1、QHZ-2、QHZ-3、QHZ-4、QHZ-5)分泌促生物质的能力以及脂肽类抗生素合成酶基因的检测,选择生防潜力最好的菌株,研究其生防效果及其
玉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位居第三。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们提供各种食品,而且是动物饲料中最为重要的原料,同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