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其预测因素分析——单中心340例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zhengp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欧美发达国家位于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前列腺癌早期不易诊断,晚期易出现远处转移,且以骨转移最多见,目前诊断骨转移最常用的检查是骨扫描。NCCN,EAU及AJCC指南多次修改骨扫描指征,以减少不必要的骨扫描检查,但骨扫描指征的制定均是基于欧美人群的研究,是否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中国人群,仍不确定。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其预测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3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评估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碱性磷酸酶(AL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临床T分期在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之间的差异,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比较这些参数与骨转移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这些参数中的独立预测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独立预测因素对骨转移的预测作用。  结果:3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岁(73±9岁),中位PSA为41.92ng/ml(16.96-110.83ng/ml),Gleason评分≤6,7,≥8分分别为38例(11.2%),154例(45.3%),148例(43.5%),中位PSAD为0.98ng/(ml·cm3)[(0.38-2.39)ng/(ml·cm3)],中位NLR为2.27(1.61-3.00),中位ALP为76.0U/L(61.0-105.0U/L),临床T分期T1期42例(12.4%)、T2期190例(55.8%)、T3期59例(17.4%)、T4期49例(14.4%)。3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依据骨扫描结果发现骨转移患者139例(40.9%),201例(59.1%)患者未出现骨转移。其中出现脊柱转移110例(79.1%),骨盆转移93例(66.9%),肋骨转移79例(56.8%),四肢骨转移54例(38.9%),胸骨转移39例(28.1%),颅骨转移30例(21.6%),肩胛骨转移25例(18.0%),颌面骨和锁骨转移分别为10例(7.2%)、7例(5.0%)。在骨转移患者中,37例(26.6%)累及1个区域,35例(25.2%)累及2个区域,21例(15.1%)累及3个区域,5例(3.6%)累及4个区域,10例(7.2%)累及5个区域,14例(10.1%)累及6个区域,13例(9.3%)累及7个区域,3例(2.2%)累及8个区域,1例(0.7%)累及9个区域。PSA、Gleason评分、PSAD、ALP、临床T分期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PSA、Gleason评分、PSAD、临床T分期、ALP与骨转移均有相关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A、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及ALP是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PSA、AL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0.768,cutoff值分别是48.3ng/mL、92.0U/L,敏感性分别是81.3%、75.6%,特异性分别是61.2%、88.6%。PSA≤10ng/ml、Gleason评分≤6及或临床分期为T1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概率极低。  结论:1、前列腺癌易出现骨转移,且以脊柱转移最为多见;  2、PSA、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及ALP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3、PSA≤10ng/ml、Gleason评分≤6且临床分期为T1期的前列腺癌可不进行骨扫描。
其他文献
转载运输是岩巷掘进中的重要生产环节之一,往往由于转载运输问题没有解决好,而使装岩运输工序占用较多的时间。为了加快岩巷掘进速度,缩短装运时间,改善劳动条件,我们在调查
王民平笔名平子,成都画院院长、成都美术馆馆长、成都书画博物馆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新近被评为“巴蜀画派极具影响力代表人物”。与罗中立、高小华等一起被收录
根据本发明,扫选流程包括;用湿式强磁选机选别浮选尾矿,磁选获得的产品为磁性精矿,副产品为降低了铁品位的尾矿;该磁选精矿被返回到浮选系统,以达到提高铁 According to th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
减负之后,小学生的作业减少了许多,可是,节省下来的时间,真的用在能力的发展上了吗?据统计,有60%的学生在“减负”后不能有效地利用、安排课外时间与精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境教学是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管理形象思维的大脑的右半球兴奋;表达时,管理抽象思维的大脑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的
大直径深孔采矿法是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采矿方法。1977年,西班牙从加拿大引进这项技术后,在两三年时间内就将它推广使用于数个矿床条件不同的矿山,并都获得了良
中国传媒经过近十年的磨砺和探索,已进入一个专业传播的时代。当“市场细分”、“听众本位”、“资源整合”等新名词纷至沓来涌入现代广播人的耳中时,梳理以往的实践,重新审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真正的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