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金融部门已成为世界社会经济的核心部门,金融业的高负债经营特征,使它成为一个高风险行业。随着经济自由化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大,这也使得金融危机更容易爆发,并且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20世纪30年代以来,已经有93个国家发生过大大小小100多次金融危机,其中较为严重的是1929年10月24日至1930年美国股灾、1980年至1994年美国银行危机、1994年至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对爆发国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对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不利影响。尤其是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整体进入衰退期,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特点使沿海地区经济和出口产业也受到较严重的冲击。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和监管体制并不完善,经济中内在的脆弱性仍然存在,就使我国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推进,特别是各类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衍生化趋势的日益加强,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我国金融风险隐患不断加重,虽然没有出现大量金融机构倒闭的现象,也没有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金融机构置身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外。国际经验教训表明经济发展中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对金融危机的事前防范比事后化解更为重要。通过对全球金融危机事件的研究发现,在危机发生前,相关经济金融变量都出现了异常波动,对这些变量的变化原因、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金融危机预警体系,对预警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识别风险,尽早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危机的产生和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害。所以,加快建立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对相关预警指标进行即时监控分析,对于尽快增强我国金融的抗风险能力,有效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的选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尝试建立适合我国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并对我国未来12个月的金融运行状况进行预测。本文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综述了金融危机理论基础和金融危机预警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理论的回顾梳理将有助于后续研究工作深入的展开。金融危机预警是指通过应用某种统计方法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急剧恶化的可能性大小的宏观金融分析和预测,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对策和建议。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常常以一系列的经济、金融指标恶化为先兆,因此,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能够根据一系列金融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那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可能的。国内外对金融危机理论和金融危机预警理论的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为我国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但以往的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三章阐述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金融危机的发生总以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恶化为先兆,建立一套反映金融系统运行态势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监测分析,可以预测金融风险产生及其程度,对金融危机进行预警,及时提供对策建议,能够有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或在最大程度上减轻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学界对导致这些金融危机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以及危机的传导途径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据此建立了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和传导途径阐述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基础,然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此作为建立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重要借鉴。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并列举了风险来源的国内外差异。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银行业、证券市场、外汇储备与外债、国际资本流动和泡沫经济五个方面对我国金融风险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问题、期限结构错配引起的流动性问题、经营管理和监管体制问题以及面临的对外竞争力问题都是银行业风险的主要来源;证券市场方面,资本市场结构和估价体系存在很大缺陷,证券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并积累了较大风险,本文从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个大方面进行阐述。我国外汇储备和外债给我国金融系统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国际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我国,加大了资本风险控制难度,使国内经济将更易受到国际经济和金融动荡的影响,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高速的货币投放量造成某些行业的泡沫现象,当前最为突出的是房地产泡沫及其隐含的金融风险。接下来与国外发达经济体进行比较,总结出风险来源的差异,为建立有我国特点的指标体系打下基础。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建立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设立原则,然后给出了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笔者将金融风险预警指标分为三大类:国内宏观经济指标,金融系统指标,外部环境指标。国内宏观经济指标反映实体经济整体运行状况,包括通货膨胀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货币供给增长率等;金融系统指标反映金融机构运营的稳健性,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状况,包括资本充足率、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股票价格指数变动率等;外部环境指标反映全球经济运营状况,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指标变化,包括美国短期利率、美元汇率波动和原油价格变化。此外,投资者对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前景的信心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经济金融运行状况,投资者信心是基本面、资金面、政策导向、制度变革、投资理念、投资者情绪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将投资者信心量化后纳入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中。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借助ARIM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定量判断,并预测了未来12个月内我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结果显示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运行状况良好,在全球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促使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第六章是论文结论。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各个方面的风险现状与特性,初步设立了能够反映我国现实情况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得到了一些富有意义的结论。
其他文献
霍桑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它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为背景,以当时清教视为罪大恶极的一桩通奸罪为线索展
《语文课程标准》把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并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生命线之一,它和其他一些资源一样属难以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如何保护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和使命。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
我国从1994年接入因特网以来,接入方式由电话拨号到专线宽带,再到光纤宽带,直至现在的无线上网(GPRS)和蓝牙技术,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网络技术对服装行业的快速
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答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诞生武士道、骑士道和哥萨克这类武士文化的问题。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尚武精神炽烈的一个时期,也是政治体制由分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ВЛадимирНaбоков,1899-1977)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双语作家”,他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新秀”,而且是一位“在争议中创作的英语
提高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集中度和不良贷款率较高,并且资本充足率较低的状况也使得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低下。此外,我国
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市场,也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创伤。在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随着2008年以来危机的持续恶化及由此所引发的全
犯罪风险日益变成一个全球治理问题。全球犯罪风险既对世界各国人口和财产造成严重危险和侵害,也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刑事司法框架造成巨大挑战。同时,英美国家在全球治理过程中
行政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在暂付款方面,存在概念不明确,呆帐核销缺乏约束问题.在基本建设资金方面,存在基本建设财务脱离行政单位预算财务等问题,针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