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μm宽波段调Q/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7f117f11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激光器因其结构紧凑、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势在材料加工、光通信、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光纤激光器的年销售额以~14%的速率稳定增长。脉冲光纤激光器不仅享有光纤激光器的固有优势,同时兼具低功耗、高峰值功率、窄脉宽等特点,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激光源之一。然而,现在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市场占有率仍不甚理想。必须明确的是,脉冲光纤激光器面临的一些难题大大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具体包括:(1)已商业化的脉冲光纤激光器的主要实现方法是通过主动调Q/锁模,需要在激光腔内插入一个主动型幅度调制器,而它们往往存在结构复杂、价格高昂和运行波段窄等缺陷。与此相比,被动调Q/锁模光纤激光器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和结构紧凑。实现被动调Q/锁模的核心器件是可饱和吸收体(SA),传统的SA如掺杂晶体、SESAMs和SWNTs等存在工艺复杂、价格昂贵、难以光纤集成或无法宽带吸收等瑕疵,因而寻找可饱和吸收性能良好、价格低廉、易于光纤集成的新型SA已成为当前激光研究与应用的热点;(2)已知的传统孤子、自相似脉冲、耗散孤子(DS)等锁模脉冲都无法避免脉冲分裂,使得超快光纤激光源普遍输出功率低(几个mW)和单脉冲能量小(几十pJ至几个nJ),如果能直接获得高功率大能量的超快激光种子源,将能有效减少放大级数,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因此,探索新型锁模机制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本学位论文瞄准实现高性能被动调Q/锁模光纤激光器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围绕三个主要波段1-,1.5-和2-μm新型二维材料被动调Q/锁模光纤激光器、新机制锁模大能量超快激光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如:(1)首次将TI:Bi2Se3的可饱和吸收应用拓展至1-μm波段;(2)首次利用MoS2实现了1-、1.5-和2-μm调Q激光,实验验证了MoS2的超宽带可饱和吸收特性;(3)第一次利用MoS2实现了宽带波长可调谐调Q激光;(4)理论计算了全负色散区SA参数对锁模性能的影响,并利用GO-MoS2实现了1.5-和2-μm孤子锁模;(5)首次利用石墨烯实现了全正色散区多波长运转DS锁模;(6)理论仿真了全正色散区耗散孤子谐振(DSR)的产生,实验中获得了迄今为止综合性能最佳的DSR输出;(7)理论并实验地研究了全正色散区类噪声脉冲(NLP)的产生。概括而言,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  Ⅰ)深入研究了基于新型二维材料的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首先从EDFL的速率方程出发,重点考察了泵浦功率和SA调制深度对调Q脉冲的影响。然后在实验中验证了少层TI:Bi2Se3相比于体块材料在调Q应用中的优越性,除了实现1.5-μm EDFL调Q外,还首次利用少层Bi2Se3获得了1-μnn YDFL调Q输出。另外,搭建了平衡双探头测试系统,测试了新型二维材料MoS2的可饱和吸收特性,基于同一个MoS2-SA首次实现了1-、1.5-和2-μm宽波段调Q,其中2-μm TDFL调Q脉冲能量达到~1μJ,实验验证了MoS2的宽带可饱和吸收特性。基于此,利用MoS2首次获得了宽带(48.1 nm)波长可调谐被动调Q EDFL。  Ⅱ)系统地研究了二维材料用于锁模光纤激光器。理论仿真中,通过数值求解Ginzburg-Landau方程,首次分析了SA特征参数调制深度、饱和光强和初始透过率对全负色散TDFL锁模性能的影响;另外,求解了全正色散YDFL中DS产生,并得出结论:腔内滤波效应导致DS脉冲分裂并引发NLP的产生。实验中,利用GO制备了高质量的少层MoS2,并分别实现了1.5-μm及2-μm的孤子锁模,在锁模TDFL中观察到能量量子化效应,其锁模阶次从1-12阶可调。再者,利用熔锥光纤沉积石墨烯构成锁模器,结合其可饱和吸收特性和滤波效应,首次在YDFL中实现了多波长运转DS锁模。  Ⅲ)详细研究了全正色散区DSR锁模新机制。通过求解Ginzburg-Landau方程,对比得到周期性SA的峰值功率钳制效应是产生DSR的必要条件,并分析了输出DSR矩形脉冲性能与泵浦功率、SA调制深度和饱和光强的变化关系;而腔内周期性可饱和吸收特性、过高的光功率、强正色散等效应的综合作用也会导致平顶NLP的产生。基于理论仿真结果,实验中构建了NOLM-SA,获得了平均功率2W、峰值功率~200 W和单脉冲能量232 nJ的1-μm YDFLDSR,这也是目前已知的综合性能最好的DSR锁模脉冲。另外通过在1-μmYDCFL腔内加入长距离掺磷光纤,实现了单脉冲能量为23.7 nJ的NLP激光输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急腹症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急腹症患者,对患者检查时,分别采用超声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进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变性、坏死,继而引起纹
目的 探讨X线与螺旋CT用于腰椎退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1例腰椎退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X线和螺旋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技术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目前,RFID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很多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射频识别技术。然而,射频识别技术本身还存在着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乳腺癌诊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给予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病理诊断
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视觉是人类观察世界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人类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80%是由视觉获取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94例,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多层螺旋CT对于早期肺癌扫描图像,对比病
目的 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5例疑似糖尿病足LEA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
该研究课题对来自杨梅(Myrica)、木麻黄(Casuarina)、桤木(Alnus)和马桑(Coriaria)的13株Frankia菌纯培养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PCR-RFLP分析和部分菌株的序列测定,初步探讨了
摘 要:网络交易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因此有成本低、效率高、方便快捷等优势,在人们生活领域和经济贸易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法律和管理的漏洞,经营者为了获取利益,于是催生了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文阐述和阐述了当今我国互联网交易的发展现状,分析网络交易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形式和存在的原因,站在电商平台的立场,从行政法学的角度提出了电商平台在规制互联网交易不正当竞争中应该承担的行政责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