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患者中风后偏瘫肢体手足肿胀的恹复情况,比较整体调节温针灸法和药物熏洗法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手足肿胀的临床疗效,探讨整体调节温针灸法治疗本病的临床意义。寻找治疗本病的效果更好的方法。
方法:根据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结合中风后患肢手足肿胀选取病例,用自拟手足肿胀积分标准评定整体调节温针灸法及药物熏洗法治疗中风后手足肿胀的疗效。参考《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肢体功能情况。选取48例中风后伴发手足肿胀的患者,无脱失及剔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整体调节温针灸组和药物熏洗组。每组各24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完成整个观察过程。两组患者均在中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整体调节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为药物熏洗法。治疗组:取三阴交、足三里、膈俞、肺俞、脾俞、肾俞为基本穴:上肢腕关节及以下肿胀者:配合曲池、支沟、合谷、阳池、中渚、后溪:下肢踝关节及以下肿胀者:配合阳陵泉、悬钟、解溪、昆仑、足临泣、太冲。对照组:药物处方:黄芪30g,川芎10g,丹参15g,麻黄10g,牛膝15g,桂枝12g,红花20g,姜黄15g,急性子15g,透骨草30g,伸筋草30g,鸡血藤30g,薏苡仁30g,茯苓30g。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所有观察对象均未用脱水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偏瘫肢体手足肿胀及肢体功能的恹复情况,并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完成情况良好,分组情况均衡,基线情况良好,可比性强。治疗4周后,无论是整体调节温针灸法治疗中风后手足肿胀,还是药物熏洗法治疗中风后手足肿胀,两组都有效。说明两种方法都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两组间总疗效经X2检验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整体调节温针灸法在中风后手足肿胀和肢体功能的恹复上疗效显著优于药物熏洗组。
结论:1.整体调节温针灸法较药物熏洗法治疗中风后手足肿胀疗效显著。
2.中风偏瘫患者手足肿胀的消退有利于偏瘫肢体功能的恹复,手足肿胀的消退与肢体功能的恹复呈正相关。
3.整体调节温针灸法通过针刺的神经血管系统的良性刺激作用、灸法的温热刺激作用、机体整体功能的自身调节作用,促进了肿胀手足及肢体功能的良好恹复。
4.整体调节温针灸法是临床治疗中风后手足肿胀疗效较为理想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