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机理探讨和临床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td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对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中西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疏经通督推拿手法在改善CPPS患者症状和体征方面的作用机制,理论阐述该法对CPPS治疗的合理性。临床部分观察了根据导师多年临床经验所提出的疏经通督推拿疗法对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证实该手法临床运用的有效性。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分二部分。   理论探讨首先对中医学术源流和西医研究的现状进行回顾和综述,中医理论部分重点综述CPPS中中医对前列腺的认识、病因病理和现在的治疗进展;在西医理论研究部分重点对西医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治疗组(疏经通督推拿加口服前列倍喜)、对照I组(常规推拿法加药物组)、对照II组(单纯药物组)在对CPPS患者治疗前后积分上的改善状况。方法:将60例CPPS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疏经通督推拿加口服前列倍喜)、对照I组(常规推拿法加药物组)、对照II组(单纯药物组),其平均年龄分别为35.5±7.4岁,37.4±9.1岁,39.1±8.7岁,经统计学处理,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CPSI积分进行评定,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治疗前患者NIH-CPSI积分表积分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各自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I组积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I组与对照II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II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疏经通督推拿手法较常规推拿手法及单纯口服药物相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盆腔区域疼痛,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理在于疏经通督推拿法更注重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施以手法和穴位刺激,这样可以更好地振奋阳气,推动血液在内脏的运行,起到更好的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本研究以文献为基础,提出神经炎症在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在传统医学经络理论和整脊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与神经理论有机联系,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有效改善该病患者各临床指标,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恢复其履行社会角色的能力,促进男科治疗学与整个推拿学科的完善与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点刺放血治疗对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产生的改变及影响,并观察本方法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该方法对曲张的血管和血液产生的影响,探讨刺血疗法治疗
本研究临床观察了甘麦大枣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通过评定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并记录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对符合
目的:1.对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医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2.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溃疡
目的:本课题旨在比较促通电针法和普通电针法对脑血管病的疗效,从神经功能缺损(CNS)、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MRI)以及运动功能评价(FMA)、血液流变学、血脂方面进行系统观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