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人类癌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各个年龄分层中,胶质瘤均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50%以上。胶质瘤因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而倍受研究者关注。目前针对胶质瘤的治疗方案为最大安全范围切除+术后放化疗的STUPP方案。但是尽管采用该标准治疗方案,约占胶质瘤60%-70%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也仅从12.1个月提高到14.6个月,2年生存率仅为26.5%。胶质瘤治疗的困难在于手术只能切除影像学上可见的肿瘤实体部分,而影像学提示的肿瘤实体之外的正常脑组织中,仍残留有向外浸润的肿瘤细胞。肿瘤往往在切口边缘复发,一旦肿瘤复发,几乎都呈高度恶性增殖,大部分病人在2年内死亡。因此,对胶质瘤细胞高增殖、高侵袭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对其开展针对性治疗。纺锤体与动粒相关蛋白-1(Spindle and kinetochore associated complex subunit 1,SKA1)是最近发现的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密切相关的蛋白。在人类肿瘤相关研究中,SKA1被发现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口腔癌肺癌、胃癌、肝细胞癌及膀胱癌中,研究者均发现SKA1的异常表达。SKA1在这些肿瘤中不仅影响了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也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密切相关。SKA在胶质瘤中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研究了 SKA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探讨了 SKA1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 SKA1在胶质瘤细胞中发挥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第一章胶质瘤中SKA1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网上公开数据库中胶质瘤基因表达数据,结合对应的病人临床资料,分析SKA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并利用临床上收集的胶质瘤手术标本进行验证。结果:SKA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病理级别正相关,在GBM中高表达,或可以作为辅助诊断GBM的分子标志物。同时,SKA1高表达的胶质瘤病人预后较差。第二章抑制SKA1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干扰胶质瘤细胞系中SKA1的表达。并通过CCK8实验、EdU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Boyden小室侵袭实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等检测SKA1对胶质瘤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干扰胶质瘤细胞中SKA1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周期受到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受损;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下降;在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减弱。第三章SKA1对胶质瘤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SKA1在胶质瘤中参与的生物学进程及调控的细胞信号通路。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试验验证分析结果。结果:SKA1在胶质瘤中主要参与了细胞周期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且影响了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