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安全驾驶罪司法认定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针对公共交通领域犯罪不断上升,特别是重庆“10.28”和贵州“7.7”公交坠江案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打击公共交通工具领域犯罪,更好的对妨害安全驾驶行为进行统一规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9年公检法三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细化认定标准,为司法部门定罪量刑指明了方向。接着刑法修正案中妨害安全驾驶罪新鲜出炉,将妨害安全驾驶行为按照犯罪打击以回应民众呼声。妨害安全驾驶罪新鲜出炉,改变了过去由指导意见规制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历史,为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提供了法律支持。对保障人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妨害安全驾驶罪设定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给司法认定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现代交通工具五花八门,加上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的流行,公共交通工具界定不一。其标准不统一,给司法认定工作带来了挑战。对暴力的认定界限模糊,妨害安全驾驶行为中的暴力必须要在何种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需要细化。同时限制了司机的正当防卫权限,司机基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必须要对正当防卫权限做出牺牲,但并不意味着司机要一直容忍不法侵犯。另外该罪罪状危及公共安全界定模糊,在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之间左右徘徊,具体体现在和刑法114条的区别。对危及公共安全理解不同,带来的认定结果也不一致。通过研究妨害安全驾驶罪司法认定历史沿革,结合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妨害安全驾驶罪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明确公共交通工具界限和标准,扩大适用范围。将共享汽车及接送员工的班车、租赁汽车和小型出租车纳入规制范围。二是细化暴力认定界限。将暴力理解为妨害司机正常驾驶的行为,不要求达到致人轻伤以上的地步。三是适当扩大驾驶人员的正当防卫权。将司机擅离职守型妨害驾驶解释为驾驶人员不履行职责主动与他人斗殴或者殴打他人,从而危及公共安全。四是细化危及公共安全标准。将该罪理解为准抽象危险犯,减少司法认定负担。将危及公共安全解释为威胁到公共安全,同时要做缩小解释,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公共安全产生威胁,要结合社会危险性、法益侵犯性加以分析。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必须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利用好绩效考核这只无形的手来助推杭州市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为此,针对杭州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的存在问题,提出考核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考核要细化“党建”引领、考核组织机构要加强专业性、考核指标设计要注重科学性、考核实施方式要多元化、考核结果运用注重实效等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产物。中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解决全球性难题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该思想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日益成为推动人类未来发展助力,并彰显巨大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发展的需要,在百年未有之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国家。截止2021年底,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路网规模大、覆盖不同气候和环境条件、运营场景复杂是我国铁路主要特点。近年来,我国已发生多起因高铁运行环境异常导致的行车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因此高铁运行安全防控极为重要。通对高铁事故分析归纳,典型危情场景包括周界入侵、落石侵限与自然灾害。针对高速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既改变了国际秩序,也改变了国际发展格局。从历史上看,西方的援助活动一直由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OECD-DAC)主导,并且这种援助带有特定的意图和方向。由于中国等国在南南合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援助国和西方援助机构对如何提供发展合作产生了争论。显然,西方的对外援助概念和中国的对外援助概念在不同领域存在着差异。因此,本文希望根据自己国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工具涌入了教学课堂,教学者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前端,为学生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课堂。探究式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者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学习成就感,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如何将网络教学辅助工具与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是当前思政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要以打造素质教育课堂为主要教学任务,切实利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思政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生命模式为导向发展形成的,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她所揭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标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至高境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讲话中多次阐释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理念,致力于构筑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自然观、发展观和政治观,传承中华民族生态智慧,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也为全球生态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玉屏风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VIP、SinoMed、WanFang data、CNKI、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关键检索词: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变应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玉屏风。搜索关于玉屏风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
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意识到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展开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描绘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蓝图,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结果是“真正的共同体”,他从直接的、现实的人的生产实践出发,以人的发展为关注重点,探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同共同体形态,形成了自己的共同体思想体系。然而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革命,推翻资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战略支撑和总体部署,开启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时代。选取中央层面的73篇乡村振兴政策文本,利用NVivo12软件对政策内容分析编码,以人、地、钱三个树节点和农民主体、人才引进、组织引领等在内的九个子节点对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归类。结果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始终坚持了以农民为中心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以传承农村特色为核心进行挖掘与延续,以国家财政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