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钢板显微组织、织构和耐蚀性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方法研究了镀锌钢板基板的显微组织和织构;用X射线衍射、动电位扫描、腐蚀失重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镀锌钢板镀层织构、合金相和耐蚀性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镀锌钢板基板热轧、冷轧和退火后沿钢板厚度方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显微组织不均匀现象。低碳钢板热轧过程中,由于受到固溶碳和渗碳体的影响,心部容易形成晶粒大小差别较大的混晶组织,表层组织一般比较均匀。热轧IF钢板由于碳含量很低,因此热轧后表层、心部组织差异较小。低碳及IF钢板冷轧退火后表层、心部组织不均匀性较小。   低碳及IF钢板热轧过程中,温度较高的心部容易产生较强的{100}<110>、{110}<11O>相变织构,钢板表层温度较低,{100}<110>、{110}<110>相变织构较弱。由于热轧过程中表面摩擦力较大,因此在两种热轧钢板表面都存在较强的{110}<001>剪切织构。经过较大压下量冷轧变形及连续退火后,热轧产生的{100}<110>、{110}<110>相变织构强度下降,{112}<110>相变织构强度变化不大,{111}织构强度增加,钢板表层、心部织构差异减小。由于冷轧过程中采用润滑轧制,轧制过程中表面剪切力较小,因此冷轧退火后钢板表面{110}<001>剪切织构强度也比较低。   热浸镀锌钢板镀层{0002}基面织构密度较强,{101O}柱面和{1011}、{1012}锥面的织构密度相对较弱。镀层厚度增加时,{0002}基面织构密度增加,其它晶面的织构密度变化不大。用XRD对电化学剥离后的样品进行相分析,表明热浸镀锌钢板镀层由内向外依次为Γ相、δ相、η相。对于热浸镀锌钢板那而言,镀层厚度增加时主要增加了η相的厚度。镀层电化学腐蚀实验表明,镀层{0002}基面织构密度增加,镀层耐蚀性增加,镀层合金相Γ、δ的耐蚀性高于纯锌相η的耐蚀性。热浸镀锌钢板腐蚀失重实验表明镀锌层中合金相和纯锌相都具有隔离保护和电化学保护的作用,纯锌相对基体的电化学保护作用较好,合金相对基体的电化学保护作用较差。
其他文献
本工作在纳米化的基础上采用Mg位Cd替代结合Ag掺杂、Sb位Bi替代形成混晶结合Sn掺杂以及以β-Zn4Sb3为分散相形成复合体系等措施,来改善和优化Mg3Sb2的热电性能,并探讨各因素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也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和演进.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形象的展现,是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工程塑料,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加工性能较差,缺口敏感,结晶速度缓慢等等。PET合金化是拓展其应用领域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纤维级PET和低密度聚乙烯(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地区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为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
碳化硼、氮化硼均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热学及电学性能,在军事、微电子学、核物理、空间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碳热还原法是制备碳化硼、氮化
金刚石单晶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声学性能,具有广泛的用途。从本世纪初以来,CVD金刚石单晶的制备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已
具有屈服点低、初始加工硬化速率高、强度和塑性匹配好等性能特点的双相钢是一种新型冲压用钢,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和开发低成本的热轧双相钢,对节约资源、降低
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是一种结构简单、风能利用效率高并且维护保养简单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近年来,随着中小型风电市场的发展,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直
铁的多种结构的氧化物薄膜在诸如催化、传感、储能、太阳能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点材料体系。制备铁的氧化物薄膜的手段多样,但多数都需要比
本文由MgH2的两种已知晶体结构(金红石结构和萤石结构)建立了晶胞模型,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用过渡金属原子(Sc、Ti、Y),稀土元素原子(La、Ce)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