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差异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1990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是一个公司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一系列约定和行动。战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它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动成功和失败。如果一个公司制定、选择了不恰当的战略,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公司失去竞争力,甚至会使公司倒闭。曾经在功能机时代“不可一世”的老大“诺基亚”和胶卷冲印业的巨头“柯达”都因为不当的战略设定导致其迅速没落。为了求得生存和获取更大的发展,很多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开始进行战略变革,偏离行业常规战略。公司战略差异度表示企业战略偏离行业常规战略的程度,它既可能给企业带来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率,也可能使企业面临额外的风险,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使企业破产(Tang et al.,2011)。  已有研究表明,当公司处在不确定性高的环境当中时,公司管理者的个人认知就会对公司战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马骏等,2007)。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管理者更可能去制定差异度大的风险型战略呢?根据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公司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的认识偏差,那么他们就很可能会高估公司收益,低估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他们可能更多的看到制定、选择偏离行业常规的战略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高于行业常规战略的高额回报率,而轻视了甚至不关心采用该种战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据此,本文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很可能会加大公司战略差异度,并对其进行了研究。  如果公司制定、选择的战略偏离行业平均值太多,那么过大的公司战略差异度就意味着公司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他们所实行的战略差异可能是在不考虑企业及市场的实际情况下所进行的盲目战略差异,此时公司承担的风险就更大,有可能因此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监督、制约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于是,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能否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而降低公司战略差异度,使公司保持适当的战略差异。  由于公司战略的执行结果最终都会反映在公司的业绩上,而且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通常也都非常关心公司的业绩,所以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会通过战略差异来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差异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差异的正相关关系越弱。(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差异的正相关关系越弱。(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差异的正相关关系越弱。(5)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波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公司战略差异在这一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周立波第一次过长江演出,多少还是小小惊动了下北京。日前,在众人好奇的期待中,周立波和余隆音乐对话的“欢乐颂·交响音乐新赏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这场特殊演出不仅所有的票早早售罄,记者更在现场看到了很多熟面孔。除了余秋雨马兰夫妇和钱文忠的捧场,崔永元这样的名嘴也赶来一睹究竟。而北京的媒体几乎悉数出动。  整整两个小时的演出,周立波赢得了不少于在上海演出的笑声和掌声。一些特地赶去北京捧场的上海观众笑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N_(0-1)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的早期乳腺癌(T_(1-2))N_(0-1)手术病例170例,其中N_1乳腺癌106例,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民群众居住,还是企事业单位办公,对建筑都提出了安全、舒适及便捷的要求.在智能建筑当中,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始终是一个关键的问
该文概要介绍了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方式的其中一种具有较好的实效,并从理论上解释了股票期权的激励逻辑,对国外股票期权的运作做了大致的描述.在上述内容的铺垫下对当前中国证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建筑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深基坑支护施工及其技术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和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的
宗璞原名冯锺璞,是我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的同学,比我低一班。1946年,清华北大南开是联合招生。我填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入校后,听说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却被分数略低于清华的北大录取了。当时,每一名报考生都领个号。我的号是“350003”。“35”指的是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卷子上只写号,不许写名字。这样,作弊的可能性就极小了。近年宗璞告诉我,她和校长梅贻琦的爱女梅祖芬也
从杨宪益葬礼回来,枯坐冥思,心里理不出一个思绪,竟怪怪地想,如果宪益还能说话,又将怎么嘲讽调侃自己,会不会打油戏诗“告别世界不开会,闲来无事且干杯”……
第一次到上海,是1984年,大概是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小说界》第一届文学奖颁奖活动,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荣幸获奖,便得到走进这座大都市的机缘,内心雀跃着兴奋着。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尽管后来又几次到上海,想来竟然还是第一次留下的琐细的记忆最为经久,最耐咀嚼,面对后来上海魔术般的变化,常常有一种感动,更多一缕感慨。  第一次到上海,在我有两件人生的第一次生活命题被突破。  我的第一双皮
20日,阴,奥斯陆 (Oslo)    除了雕塑公园,奥斯陆另一个首选景点是滑雪跳台。不过这两个地方,组合嬲成员都没有机会一游。今晚有第二场演出,明天一早便离去。  剧场利用这最后一个上午的空闲,为剧组安排了滑雪,毕竟我们来到一个多雪的国度。这滑雪并不需技巧,只需坐在一张类似塑料托盘的滑板上,膝盖拱起双手抓住滑板两边,从坡顶滑下来就是,但初滑者常常东歪西扭,滑不出直线从滑板上掉出去而半途而废。  
我的家乡在山西,和很多内陆的孩子一样,最初认识上海是从物质开始的:父亲黑色提包上白线勾勒的外白渡桥图案,炎热盛夏在屋里摇头晃脑的华生牌电风扇,夜晚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的凯歌牌黑白电视机,都来自上海。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内陆人来说,上海就像一个会变魔术的城市,她为我们供应的,不仅有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还有《舞台姐妹》、《渡江侦察记》这样的电影。上海就像是一个魔术师,在他的百宝箱里似乎应有尽有,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