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320眼)干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80例(160眼)、对照组80例(160眼)。治疗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汤剂由厦门中医院中药房提供及煎熬,口服,1日2次,每次1包(150ml 1包),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同时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滴眼,每次1滴,日3次点双眼,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用法同治疗组。两组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别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使用德国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眼红分析(redness scan,R-scan),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60例(320眼)患者,脱落4例,脱落率2.5%;2.对收集的156例(312眼)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治疗前检测数据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2-1,表2-2);3.对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统计后发现,治疗组显效22人,有效45人,无效11人,显效率28.2%,有效率57.7%,总有效率85.9%;对照组显效9人,有效31人,无效38人,显效率11.5%,有效率39.7%,总有效率51.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 2-3);4.BUT、TMH、R-scan治疗疗效比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见表 2-2):BUT: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6.01(4.25-7.15)s和对照组5.45(3.92-6.65)s,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附录C,图2、图3、图4、图5)。TMH:治疗 1 个疗程后,治疗组 0.17(0.13-0.21)mm 和对照组 0.16(0.12-0.19)mm,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附录C,图6、图7、图8、图9)。R-scan: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0.9(0.7-1.0)和对照组1.0(0.8-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附录C,图10、图11、图12、图 13)。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1.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有效。2.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