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无权处分,是指没有处分权而处分他人财产。《合同法》第51条与《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条均涉及无权处分的效力。要明确这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条文中“处分”的具体含义,还应当从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入手。负担行为是指使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或另若个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义务的法律行为。处分行为,是指直接使权利发生得失变更的法律行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存在,在任何一个以物权变动为目的的交易中,都存在着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而由于这两种权利在效力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支持这两种权利变动的法律根据也理所当然的不同,即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本质区别。在负担行为生效之后,后来的处分行为将会以不同的法律根据而决定其是否生效,而并非依据负担行为的生效与否决定其是否生效。通过对《物权法》第15条规定的分析可知,我国法律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进行了区分。通过对无权处分合同无效说检讨可以看出,虽然无权处分可能会对原权利人的权利造成侵害,但仍有其他法律制度可以对其进行弥补,认定无权处分合同无效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而虽然效力待定说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该说并没有很好地平衡各方利益,也不符合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同时,以上两种学说都违背了我国法律所承认的区分原则。通过对比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不难看出,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后果与采取何种物权变动模式并无必然的联系,仅仅与是否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分而视之有关。在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立法模式下,理应将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认定为有效。而这样的认定不仅符合意思自治原则,同时也有利于保护财产“静”的安全及维护交易的稳定。无权处分合同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不仅关系到无权处分合同与善意取得制度之间的关联,同时涉及到三方当事人之间合同责任承担的问题。承认物权行为理论是将善意取得制度与有效的无权处分合同衔接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应当将有效的无权处分合同作为善意取得的要件之一。在合同责任承担方面,认定无权处分合同的有效,可以利用违约责任对受让人的权利进行保护,也可使得原权利人通过有效的合同对其自身权利进行保护。
其他文献
127低钠与高钠饮食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钠素、肾素—醛固酮系统及血压的影响[英]/McknightJA…∥ClinEndocrinol.-1994,40(1).—73~77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增加钠的摄入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心钠素可促进尿钠排泄、抑制...
合成了一种染料反式-4-犤对-(吡啶咯烷基)苯乙烯基犦-N-甲基吡啶盐碘(PSPI)。实验研究了这种新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双光子吸收引起的频率上转换发射,双光子泵浦的上转换超辐
自网上购物兴起之日,营销学界对网购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作为购买意愿先导因素的消费者信任和感知风险等心理因素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从解释水平理论出发,提
介绍了航空复杂系统技术状态管理的需求与现状,剖析了其技术状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航空复杂系统产品的特点,提出了复杂系统桌面设计与实物技术状态综合管理的
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互联网Web2.0技术的日益成熟,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数量日益增多
研究我国出口周期性波动规律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有助于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构造中国出口波动预
协同消费作为一种新文化和新经济,在世界各地兴起。它突破了传统商业模式,是未来的一个商业热点。协同消费具有开放性、社区感、合作精神等新特点,充分发挥现有物品的价值,体现了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制度壁垒和社会政策的缺位,但通过回顾,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前进脚步从未停止。而农民工作为政策的利益攸关方和受益者,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得到较快发展,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少数几家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很不平衡。从全国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行的理财产品
当前复杂动态变化的环境下,知识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核心资产,也是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能力越来越难以支撑其生存和发展,寻求外部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