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译员的“适应”与“选择”研究——以G20峰会领导人发言现场同传为例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会议相继举办,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口译作为沟通中外的纽带,在国际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频繁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交际参与者们来自使用不同语言的社会文化群体,必须借助口译译员才得实现交际行为,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口译研究随着口译事业的日益繁荣不断发展,针对口译员的研究也逐步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2001年,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研究,拓宽了翻译的跨学科研究视野。生态翻译学重视译者自身,认为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占主导作用。其核心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翻译的过程即译员的适应与选择,最佳译文的输出是译员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的结果。目前,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进行口译研究,已成为译界研究新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G20峰会领导人发言现场同传为例,尝试运用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分析G20峰会特殊的口译生态环境,如会议级别高,话题广泛,话语政治性强等,探讨译员如何适应这一口译生态环境。通过对G20同传译员汉译英译本的具体分析,本文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分析同传译员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并尝试归纳总结出同传译员的生态化口译培训模式,希望能对同传译员的培训方面有所启示,为今后的同传译员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其他文献
我们生活的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得站远一点不可。——叔本华王东男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一日出生。现供职于北京市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北京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
目的了解2007年山西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监测点内孕28周至产后42天的围产儿。结果2007年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118.7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同时期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其小说《莫瑞斯》是一部关于同性恋主题的长篇小说。《莫瑞斯》刻画了莫瑞斯与克莱夫自青春期开始的同性恋经历,是福斯特
分析了车用空调螺座成形的工艺特点,对该件进行了工艺设计,并获得成功,实现了螺座国产化生产.
课程改革以来,金华市东苑小学创新教研活动,推崇新式教研,落实常规教研,讲求教研实效;革新备课机制,倡导“六最”备课理念,实施“三次”备课制度,尝试跨学科、滚动式备课,采
隐喻在语言中广泛存在,它的普遍性使其备受语言学、心理学以及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纵观隐喻研究,对隐喻加工过程的研究主要围绕以AisB句法形式表征的名词性隐喻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育领域的变革也要求整体课堂模式更加新颖多样,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进一步实现教学高效化和一体化.
期刊
英国科学家近期在8 170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身上发现,经常吃肉有可能会导致人的智商下降,常吃素食则可能让人的智商得到提高,这一现象在女性身上更加明显。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