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社会化思想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载是北宋关学的创立者,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的关学思想不仅在北宋理学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张载关学中的社会思想,尤其是关于人之“社会化”思想亦拓宽了张载理学思想的领域,使张载在社会思想方面也具有重要建树。张载社会化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历史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北宋初期,家国初定,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张载以其勤勉好学的学术开拓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在历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独有特色的关学的社会化思想。张载的人之社会化思想在他理学思想的许多方面都得以体现,本文将从张载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理想社会的构想、以礼为用的实践理论和敬宗收族的宗法思想等方面,来介绍张载的人之社会化思想是如何建立和贯彻的。本文首先对张载生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进行了探讨,探究张载的社会化思想是如何受到北宋社会风气和思想发展趋势影响,以及是如何在当时的政治、宗法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其次探讨了张载人之社会化思想的理论支撑。通过张载人之社会化思想的思想基础入手,介绍张载“太虚即气”的天道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人性论和仿夏商周三代的理想社会构想,从哲学角度分析张载的人之社会化思想确立的理论基石。再次探讨了张载人之社会化思想中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包括“成圣”的理想人格追求、“德性所知”的精神境界和贯彻“民胞物与”精神、达成天人合一的儒家道德目标。第四部分探讨了张载社会化思想的实现路径,研究了张载关学思想中礼、诚与人的行为规范、仁、礼之说和为人之准则等思想内容,以及张载为人之社会化确立的“以礼为教”的道德规范,树立的“仁义礼智”四端的为人准则,并论证了张载人之社会化应当寄托于宗法管理下的社会载体。本文结尾部分论述了张载社会化思想对后代理学家的影响,和张载思想中涉及个体社会化的方法给士人提供的修养途径,以及评价张载思想在时下和后世的意义,为当代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启发。
其他文献
农村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显得十分迫切。长期以来,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因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为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条件,但人居环境治理参与方对人居环境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论文通过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
学位
《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本条规定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紧急救助制度,明确了救助人自愿施救情形下,民事责任的豁免限度,填补了民事立法上对救助人权益保护的空白。根据立法者的初衷,本条旨在鼓励救助,免除社会大众实施救助行为的后顾之忧,以达到救助受助人于危难之中,改善社会风气的效果。因此,第184条明确救助人在紧急情形下自愿施救行为造成受助人
学位
何心隐所生活的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正是明王朝日渐走向衰亡的时期。宦官专权与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商品经济和城镇经济的繁荣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阳明心学的崛起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巨大转变,这些都影响着何心隐心学思想的形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从整体出发,全面系统的阐述何心隐的心学思想及其实践。首先介绍了何心隐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从明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阳明心学及泰州学派的学术思想承袭方面进行分
学位
王充作为东汉重要哲学家,其着力批评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说以及谶纬迷信思想,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观之王充思想,内容丰富。其中,被周桂钿先生在《王充评传》中所言称的“儒论”更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从社会、思想以及个人三方面分析了王充儒论产生的背景。王充生活于东汉前中期,其时的社会,一方面因豪强地主势力的不断壮大而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趋复杂,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广大
学位
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奠定了南宋理学流派中颇有影响的湖湘学派的规模,为湖湘学派的著名代表。张栻社会化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厚关系。他在南宋内忧外患的政局下,长期从事于学术研究与政治活动,形成以湖湘学派思想为基础,着重个人“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的社会化思想。并将人的社会化作为保证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张栻关于人的社会化思想具有体现湖湘学派个人培育思
学位
陆世仪是一位生于明末清初的理学思想家,此一时期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当时的士大夫均为了恢复天下太平而作努力,陆世仪也不例外。自古以来的思想绝不是突然出现,必然是与整体大环境有所关联,因此首先透过分析陆世仪所处的时代背景,藉由对环境的建构来辅助理解陆世仪学说内容。陆世仪的学术倾向与思想品格可谓是循着“宗朱黜王”的方向而来,上溯程朱理学与孔孟之道,但又与传统宋明朱子之学不同,陆世仪建构自己的朱学思想体系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教师培训效能要求愈来愈高,教师深度学习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教师深度学习意思就是在教师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批判性地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把它们与原有的知识体系整合,对新旧知识进行迁移整合,并做出相应的决策。深度学习的内涵契合教师培训学习过程与学习模式,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有效激发教师在培训中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课堂参与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基于成人学习
学位
近代中国的社会科学是伴随着西方侵略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逐渐的发展起来的。从其发展脉络上看是呈现出“双线性”发展的特点,其一是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教会学校,推动了这时期中国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二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不断向西方学习以求抵御外辱,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将近代社会科学引入进了中国。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体制的改革,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央社会研究院的成立,使得中国社会科学进入了体
学位
由于国民教育的重要根基是基础教育,而提升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水平是实现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又,自2019年开始全国统一历史教材,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因此,通过对边远城镇义务教育中历史学习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酉州中学为调查对象。这是由于重庆市酉阳县属于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但不吝啬在教育上的投入;酉州中学属于酉阳县传统意义上的名校,地处县城,拥有优质的师资
学位
国民政府迁渝到抗日战争结束(1937—1945),是重庆剧烈变化的时期。由于时期的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该时期重庆地区的学前教育反映了大变革、大转折时代的基本要求,呈现出新旧并争、中西并存的特点。这一主题的研究对学前教育史具有特殊意义。战前的四十余年里,我国逐步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学前教育体系,并从全盘学习西方开始逐步中国化,最终创造了真正适合中国的学前教育学制。重庆在战前由于地处偏远、人口少等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