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更好地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化不断深入日常教学中。在2019版的《普通高中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更容易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更好地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化不断深入日常教学中。在2019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中可适当介绍一些有利于物理教学或者物理实验教学的软件工具,辅助学生学习物理或进行物理实验等,如,当一些物理现象很难呈现时,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让学生比较直观便捷地进行相关实验”。[2]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及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革新。DIS数字化实验系统,自2002年6月在上海市试运行以来,通过不断地更新迭代,越来越能以更好的实验效果,更高效的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被广大物理教师所熟悉和青睐。然而,面对DIS数字实验对教学硬件要求高,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的弱化等方面因素,在具体的实施应用方面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如何把DIS数字化实验系统更好的引入课堂教学,发挥其现代信息技术参与实验教学的作用,成为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为DIS数字化实验系统更深入的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物理教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DIS数字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背景、研究的方法及预期目标。第二章通过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目前DIS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在教材中、高考试题中的呈现以及在乌鲁木齐地区的应用情况调查。第三章通过不同角度对比传统实验和DIS数字实验在教学应用中特点及优劣。第四章结合DIS实验特点,分析将DIS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策略,并通过实践应用给出具体的教学案例。第五章对比传统实验与DIS数字实验的特点,尝试将二者优化结合以形成新的实验方案,通过教学经历总结出实践案例。第六章为本人研究过程中的结论和反思。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更多的一线物理教师对DIS数字化实验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充分利用其优势更好地将数字化实验系统应用到物理教学中。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化学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旨。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能够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的关键素养,反映了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与结果。化学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初中化学课堂讲授的也不仅仅是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考试是体现教学成效强有力的判断依据之一,通过化学中考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关键。因此,高中物理教育应重视物理概念的学习和内化,重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熏陶,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其它物理规律理解和运用的前提,
随着以“重视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改革逐渐推进,呼吁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从发现中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并会解决一定程度的实际问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应体现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初中物理的内容大多数来自生活,基于STS教育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能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课程的变革,但课程的变革不仅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以调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变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所下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重点指出高中物理课程的根本任务旨在落实立德树人,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在义务
化学史的价值,不只是记录了化学发展的历史还记录了它是如何成为了单独的学科。化学成为单独学科是很多的科学家、学者的贡献,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伟大的奉献者,所以很多化学的规律、化学方式方法和值得研究的物质被发现,化学史体现的是人文情怀和科学价值。其实化学史的价值是可以体现在化学教育中的,新课标中化学素养的培养,往往是需要依赖化学史教育的,但是在教育教学上所用的方式方法有不同见解,化学书上所体现的是化学理念
从2008年,河南省就开始让高中学校进行新课改。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一时间,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通过研究提出了五环自辅教学法。“五环自辅教学法”完全不同于以往“一味靠时间、拼体力换分数”的传统教学方式,它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包括自学探究、温故知新、检测展示、精讲释疑、巩固拓展,简称“五环”。而“自辅”顾名思义即自学加辅导
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但由于其概念极其抽象,将极大程度提升学习难度,其中摩擦力这一概念作为高中知识概念中的重要章节,具有研究意义。摩擦力概念的学习尤其能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但由于此概念在高中和初中的学习理念出现断层,所以格外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带给我们高中教师一些思考。新出现的一些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慕课、同课异构等,是否真正实用
2020年,遵义市教育局将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作为期末考试、中考的考查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教育。在新的考查模式下,通过对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实验的考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然而现在遵义物理教
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的高度概括,是物理知识的核心,高中物理概念较为抽象,逻辑严谨,概念教学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在科学概念的学习前后,学生头脑中会形成不正确的与科学概念相悖的迷思概念,这些迷思概念普遍存在,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阻碍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是高中物理的基石,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容易迷思的难点,因此,本研探查高中生牛顿三大定律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在日常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处理突发状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基于这样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