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氮对黄土高原中部雨养农业区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m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肥的生产和施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期,世界和中国氮素化肥的生产和施用持续上升。氮肥的高量投入导致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持续盈余。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黄土高原中部雨养农业区施氮量不断增大,但土壤剖面中残留硝态氮的含量和累积数量及对后季作物的后效尚不明确。本论文在Standford好气培养分次提取法研究黄绵土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春小麦定位试验、氮肥耗竭试验研究了连续施氮对黄土高原中部雨养农业区土壤残留硝态氮累积的影响,及土壤残留硝态氮的后效和作物对土壤残留硝态氮的耗竭,为氮肥高效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绵土的矿化作用很弱,净矿化的铵态氮很少,矿化的主要产物是硝态氮,硝态氮含量随土壤水分的增高而增高。尿素施入黄绵土后当土壤湿度≥13%时,7~14天即可硝化完全。硝化速率的峰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升高。2.春小麦氮肥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极显著地影响春小麦收获时0~2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平均含量。春小麦收获时,0~2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平均含量,连续施氮3年,为3.9~16.7mg kg-1,除N105和N0相差不大含量较小,各处理硝态氮的平均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连续施氮2年第3年不施氮,为3.4~7.5mg kg-1,各处理硝态氮的平均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春小麦收获时,0~200cm剖面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分布呈“抛物线型”。连续施氮3年,峰值在80~110cm或110~140cm土层,峰值含量介于6.31~38.33 mg kg-1。连续施氮2年第3年不施氮,峰值在80~110cm或110~140cm层。峰值与其它层次硝态氮含量均达极显著水平。连续施氮并未造成硝态氮的深层淋移。不论连续施氮3年还是连续施氮2年第3年不施氮春小麦收获时,170~200cm土层硝态氮与播前变化不大,而且三个试验均比较一致,变化在1.9~3.7mg kg-1之间。3.春小麦收获时,0~200cm土壤中残留硝态氮数量可观。0~200cm剖面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连续施氮3年,为94.8~455.8Nkg hm-2,平均53.29%分布在0~110cm剖面,尤其是50~110cm层。连续施氮2年后第3年不施氮,硝态氮累积量降低,平均64.64%分布在0~110cm剖面。施氮量极显著地影响0~200cm剖面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春小麦收获时,连续施氮3年,肥料氮在0~200cm剖面的总残留量受施氮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发生累积的处理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的关系为y = 1.4447x + 62.683 (R2 = 0.9966)。连续施氮2年第3年不施氮,上季施氮量显著影响各层的硝
其他文献
天然或合成的结构改良剂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性、保肥性和渗透性等效果,其在改良盐碱土、绿化沙漠、抑制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应
本文针对老秃顶子山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景观部位,分层采集8个土壤剖面的31个土壤样品,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结果表明: (1)辽宁省老秃顶子山的土
【摘要】词汇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基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与将“学伴用随”转化应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在2016年的肇庆学院青年项目中,“学伴用随”原则如何促学英语项目得到学生的支持下,本人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设计与实现了肇庆学院学生词汇学习的检测系统。  【关键词】学伴用随 英语学习 词汇量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词汇是英语写作的基础。wilkins说过,没有词汇量,说话
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翻译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翻译教学,能够让学生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及其重要作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也趋向于国际化,在各种不同的国际贸易和人文活动需求下,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教育中,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英语教育也推到了较高位置,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各式各样的新的教学手段脱颖而出,其中效果较高的是语境教学,它也是对英语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工具,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 英语 语境教学 开展及实施  一、高校英语语境教学
人地关系演变一直是资源与环境学科工作者孜孜以求的领域,包括人口与食物供应、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社会变迁等,最基本的是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国家或区域发展离不开土地和农业
N2O是大气中一种长寿命痕量气体,大气中N2O浓度的持续增加不仅可以导致全球变暖而且会破坏臭氧层。目前的研究表明大气中约80%的N2O增长量来自农田生态系统。中国是一个拥有1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多语言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母语和汉语等语言的影响,这也会对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三语习得是在双语和二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已经发展为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三语习得的概念、特征和三语习得理论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现状以及提出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三语习得理论 新疆少数民族 英语教育  【Abstrac
土壤氮素是土壤肥力高低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全球氮循环的重要源和汇。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能够正确地评估土壤供氮能力,指导区域土壤资源利用和管理,对区域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