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文摘要:回顾过去六十年的经济增长轨迹,我们总是对“中国巨龙”崛起的脚步欣喜不已,但在欣喜之余总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追问其背后的逻辑:建国前30年(1949-1978)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以要素扭曲为代价造成的资源错配,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其造成了的巨大“增长拖累”;改革开放后,中国依托劳动力和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实行了符合市场原则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从而迎来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不断的高速增长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在繁荣的背后,在经济方面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和谐”因素——宏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开始显现并被学术界关注。经济失衡造成的资源错配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具体表现。当追求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时,对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特征、原因和机制的探究,即为繁荣增长下的中国经济进行断病,通过辨识“病灶”以寻求“对症之药”成为本文的逻辑初衷与根源。本文通过构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分析框架以及对尝试解释了这一问题的基本逻辑,并对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各个层次——供给、需求以及供需结构失衡进行研究后得出以下发现:(1)转轨国家在发展阶段转换和制度变迁的双重约束下,宏观经济结构失衡表现出一系列复杂性。由于转轨国家“制度非均衡”的制约,体制性信息不对称长期存在造成的巨大的调整成本,使得微观主体在面对转换和变迁过程中缺乏自我调整的动力和激励机制,导致转轨国家存在发展惯性,不符合资源禀赋条件的经济结构依然能持续运转,使得宏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愈演愈烈。在此逻辑机制下,中国作为特征明显的转轨国家,在新时期面对新发展阶段的到来,由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制度缺陷,使得其沿着既有传统的发展路径持续演进下去,最终在新的时期形成低端锁定,产生了各种宏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2)通过对中国宏观经济结构整体失衡状况的考察发现,从失衡趋势上来看,宏观经济结构失衡指数表现为波动上升态势,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失衡状态愈发严重;从失衡状态分析来看,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失衡程度、供给结构失衡程度和需求结构失衡程度均属于中度失衡。(3)通过对供给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和供需结构失衡各个失衡的逻辑分析与考察发现,由于中国长期依托资源禀赋的优势,在开放之初通过引进技术进行模仿创新来实现技术进步,但时至今日模仿创新的式微情况,在制度惯性作用下技术供给方式的路径依赖日益形成,技术供给失衡开始凸显。技术约束形成的产业升级的困局,成为产业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以至于中国产能过剩问题除去体制因素,最为核心的在于产业升级制约。同样是供给方面的产业层面扭曲,与需求方面的收入分配以及相关保障制度的约束形成的双重扭曲,构成了内需与外需之间结构失衡。另外,由于中国长期发展的机制缺陷,在地方政府晋升激励约束下中国公共服务结构也长期偏离均衡水平。综上所述,本论文目的在于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提供一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根本在于探索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从失衡走向平衡的基本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中国长期发展问题,我们首先要立足于解决当下已经出现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然后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和正确的决策,才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终走上强国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干部 ,既是受教育管理的对象 ,又是学校教育管理中最基层组织的具体实施者。他们不仅在学校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
纤毛是一种以细胞微管为主形成的突出于细胞表面的毛发状结构,是一种非常保守细胞器官,原生生物到哺乳动物的细胞都观察到纤毛,纤毛哺乳动物体内大多数细胞广泛存在。近年来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角度,论述对外汉语教师具备教学机智的必要性,以及对外汉语教师该如何培养教学机智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
媒介形象是传播学概念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伴随着以网络作为新平台的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个人的媒介形象显得越发突出。在信息碎片化、个人化,信息传播方式不断细化的今天,个人
<正> 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学政治课教育改革的基本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二年,很多政治教师积极探索,教改处于活跃状态,对此进行评述是目前应该做的工作。一、课堂
招投标是一种在平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的交易方式,具有公正性、择优性、经济性等特点,它已经成为电力工程物资采购的主要方式,并在降低运营成本、推进技术革新以及预防腐败
研究目的:对上海体育学院散打队8名散打运动员空击工程人、信号击打工程人、最大力量击打工程人后手直拳出拳到收回全过程的生物力学研究分析,运用现代运动生物力学手段和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组织已经认识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人力资源的作用是
拥堵的城市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当公共安全灾害事故发生时,如何保证大规模人群在有限的时间内疏散到安全区域,成为一个重大难题。如何解决或
目的对支架用钴铬合金进行两种处理(茶多酚人工唾液浸泡和铸造前热处理),研究其浸泡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改变。方法将钴铬合金浸泡于1.25 g/L茶多酚人工唾液中,热处理的钴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