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受体共聚物的忆阻和忆容双参量记忆器件及其神经突触的可塑性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对存储器件的容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摩尔定律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寻找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记忆电阻应运而生。以记忆电阻为代表的记忆元素(记忆电阻和记忆电容)凭借其独特的非线性电学特性在非易失性存储、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电路和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被广泛研究,尤其在非易失性存储和人工神经网络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供体-受体类型的共聚物为功能材料,制备了具有Al/共聚物/ITO结构的记忆器件,实现了基于记忆电阻(忆阻)和记忆电容(忆容)的双参量多状态记忆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记忆电容的突触可塑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具有供体-受体结构的共聚物。为了实现双参量记忆特性,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供体-受体结构的共聚物。通过FT-IR和~1H-NMR光谱分析了共聚物的分子结构,通过SEM图像对共聚物的成膜特性进行了表征。2.构建了Al/共聚物/ITO结构的记忆器件,研究了基于忆阻和忆容的双参量记忆特性。制备了Al/共聚物/ITO结构的有机记忆器件,测试了其忆阻特性,研究了单电阻状态下的忆容行为,发现器件存在两种电阻状态和与之对应的四种电容状态,实现了器件的双参量多状态记忆特性。另外,通过控制电压幅值实现了对忆容行为的调控,并且设计了电压脉冲信号,完成了对电阻和电容状态的写入和读取。器件表现出的双参量多状态记忆特性为非易失性多级存储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3.分析并验证了器件忆阻和忆容的开关机理,建立了双参量关联矩阵模型。首先,研究了器件高/低电阻态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器件具有明显的半导体特性,I-V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器件的电阻开关机理符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理论。然后,结合共聚物薄膜的供体-受体特性与极化力显微镜的相位图对器件的电容开关机理进行了分析:器件的电容开关行为源于供体-受体共聚物薄膜的极化与退极化特性。最后,通过引入分子内部极化算符,建立了忆阻和忆容的关联性,给出了描述器件双参量多状态记忆特征的矩阵模型。4.构建了Al/共聚物/ITO结构的人工突触器件,研究了基于记忆电容的神经突触可塑性。Al/共聚物/ITO人工突触器件展现出了良好的突触可塑性:双脉冲易化、增强、抑制和学习-遗忘-再学习行为。通过增加脉冲次数实现了由短时程可塑性向长时程可塑性的过渡,证实了记忆电容模拟突触可塑性的可能。此外,该器件还能以类似于人脑的方式响应外界温度的刺激,架起了神经形态芯片与真实世界温度传感之间的桥梁。这些结果对基于记忆电容的人工突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大规模筛选胰腺导管腺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大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并利用前瞻性研究验证中枢基因的生物功能及相关分子
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视频传输的需求在不断增大,使得网络的业务量也随之不断的增加,而且这一趋势在今后十年里还会不断发展,视频的传输在网络传输内容中所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在线旅游、在线购物等也随之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据自己的消费经验通过网络对产品或服务发表评论。对于在线旅游或者在线购物网站,网站上的图像至关重要。商家需要通过学习用户发表的评论来推测用户的喜好和购物心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宣传图像。此背景下,本文做了学术性探究,尝试对图像进行自动评论,首次提出图像自动评论模型。在现实场景中,用户对图像的判断主观性很强,难以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信时延和能量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降低通信时延,满足室内室外的数据需求,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将会密集地布置大量的小基站,从而缩短发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广泛,包括农业、交通、动物监测等多个领域。在目标监测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其无线、多跳的通信特点,容易造成严重的位置隐私泄露的问题,危害到所监测目标的安全。因此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源节点的位置隐私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目标监测中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传感器节点自身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自身的能量有限,因此在保护源节点的位置隐私的同时需要兼顾网络能耗。而这也成为了目前无线
生产力的维持对于稳定生态系统功能、服务和复原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解生产力的驱动因素是我们理解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目前,关于生产力的研究,解释生物因素对生
背景与目的目前,阴沟肠杆菌复合体(Enterobacter cloacae complex,ECC)所包含阴沟肠杆菌、霍氏肠杆菌等多个菌种及亚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传播。作为临床上重要的条件致病
介质谐振器天线(DRA)以其小型化、设计自由度灵活、馈电方式和工作模式多样化、辐射效率高和功率容量大等特点,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一方面,随着通信系统对提高集成度、
目标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军事国防、医学等领域。本文针对利用单一的结构光深度图像或彩色图像、同时利用原始低分辨率结构光深度图像和彩色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存在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围绕图像超分辨率重建、联合结构光深度图像与彩色图像的目标检测,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针对SRCNN、ESPCN等无法同时满足较好重建效果和实时处理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NN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以未做任何预处理的低
背景: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亚型。为了预测PTCL患者的预后,目前已有多种预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