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岛屿型城市(如厦门市)因其独特、丰富的靠海资源而倍受旅游者喜爱。然而相对于内陆旅游城市,岛屿型城市隐藏有更多特殊的安全隐患,旅游安全风险结构更为复杂,具有更大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如何科学分析岛屿型城市旅游安全风险及其特征、规律,构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促进岛屿型城市旅游安全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大内容:第一,在对旅游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岛屿型旅游安全风险的分类、特征,并基于厦门旅行社责任险的出险数据统计分析了厦门旅游安全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发生特征;第二,以厦门市为例,对赴厦门旅游的游客进行安全风险感知的问卷调查,获取游客旅游风险感知数据,并利用SPSS18.0对获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别研究分析游客群体属性与旅游安全风险感知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岛屿型城市旅游安全风险来源与游客旅游安全风险感知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影响关系。第三,在游客感知分析结果基础上,从人员、设施、环境安全及特殊旅游场所等四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出发,分别提出相应的强化管理措施,并构建创新性的旅游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本研究发现,不同属性的游客群体对旅游城市安全风险感知存在差异性,游客旅游安全风险感知存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游客感知的岛屿型城市旅游安全风险来源主要包括人员与设施风险因素、安全管理风险因素和环境安全风险因素,其来源风险感知会显著影响游客对特殊旅游场所安全风险和旅游要素安全风险的感知。基于此,研究提出:应从人员、设施、环境安全及特殊旅游场所等四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强化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加大旅游商贩的整治管理、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管理、提升对岛屿城市居民的宣传管理等、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管理、完善社会公共危害的整治管理、完善落实娱乐项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另一方面,研究提出将旅游企业及游客引入旅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提出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及大数据分析平台,并借助两大平台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旅游行业企业整体协同以及游客交互式的岛屿型城市旅游安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以及建立基于安全风险评级机制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