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优质课堂互动行为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学过程有了新的要求,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积极互动、共同发展[1]。因而课堂互动、师生互动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研究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一师一优课”公共服务平台分别选取同一教学内容下的优质课、普通课各三节作为研究的样本,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六节课堂实录的课堂文字转录结果进行编码、统计,通过普通课和优质课的对比,总结优质课堂互动行为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风格、教师提问、技术使用情况这四个方面所具备的的特征。此外,为了确保研究的细致性和深入性,后期通过对课堂实录的回放和观察,经过对比进一步总结优质课堂互动行为在互动载体、问答互动、情感互动这三个方面所具备的的特征。最后对上述量性统计和质性观察的结果进行合并、归纳、总结,得出高中地理优质课堂互动行为所具备的特征,以期为优化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课堂结构方面,优质的课堂互动以语言互动为主,教师依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但是相对来说教师言语“短暂而分散”、学生言语“持久而集中”,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更能自由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另外优质的课堂互动沉寂的比率较低,且课堂沉寂主要表现为“学生思考问题”,说明优质的课堂互动时间利用效率较高。在教学风格方面,优质的课堂互动施加“鼓励表扬”、“接纳情感”等积极影响明显多于“指令”、“批评”等消极影响,此外,相比较于“讲授”等直接影响,更倾向于施加诸如“提问”、“采用意见”等间接影响。在问答互动方面,优质的课堂互动在提问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面对学生的思维卡壳或是认知偏差,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并通过恰当的提示和追问来帮助学生找寻思路、纠正认知偏差。对于课堂提问的反馈,优质的课堂互动及时而恰当、具体。在技术使用和互动载体方面,优质的课堂互动技术使用的比率更高,运用的互动载体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运用互动载体的方式也更富于创造性。在情感互动方面,不管是语言情感互动还是眼神、动作、表情等非语言情感互动,优质的课堂互动都比较频繁,教师不仅善于接纳学生的情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情感变化并用课堂语言表述出来,并且也习惯运用眼神、动作、表情等与学生进行非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运动员竞技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其个人特长完美发挥使我国整体竞技水平快速地提高,但是这些都离不开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而有训练就又会有疲劳,疲劳产生后如何科学快速恢
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民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化发展中的最大瓶颈、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室)作用是提高农民素质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目的:观察VD大鼠通过电针额区治疗对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和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额区治疗在V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优化电针治疗VD的方案,为临床VD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评价各市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病人发现工作的三项指标为变量,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1个市的病人发现工作进行分类评价.结果21个市的肺结核病人发现工
月,如镰.金黄的季节,将我沉甸甸的记忆纷纷刈倒,时空里,我艰难地站成一棵树.以一种坦然,我默默迎向秋天.大风如歌.草垛边的童话已披挂一新,战场在远方;静穆的苍穹里,铁骑如水
近几十年来,服务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经济及社会领域之中。随着对服务设计相关理论、工具等的深入研究,服务设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法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本课
目的:研究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在牙源性角化囊肿(the Odontogenic keratocysts,OKC)中的表达及其与OKC的临床指标、生物学行为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9.6-2019.6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诊断为OKC的49例患者的74个病理标本,采用抗CD1α
肖邦作为波兰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一生倾注于钢琴音乐的研究与创作,被后人誉为“钢琴诗人”。在肖邦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多达五十余首玛祖卡舞曲,玛祖卡也因此被视作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既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但目前在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权力失衡、边界模糊、界定困境、环
在和学生谈读书体会时,常常有些学生说“这本书我也读了,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精采”等等。理解不深,阅读效果不佳,收效甚微。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如何正确把握作品,提高阅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