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G1、HMGA2、MDM2在泪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x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泪腺多形性腺瘤是临床常见的眼眶肿瘤之一,病理学上认为是良性泪腺上皮性肿瘤,约占泪腺上皮性肿瘤的50%,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及潜在恶变倾向,被认为是交界性肿瘤或癌前病变,且预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可能是眼眶良性肿瘤中发病率高且易恶变的唯一一类肿瘤.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癌基因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成为研究的新热点,这也为探究泪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复发、恶变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多形性腺瘤基因1(pleomorphic adenoma gene1,PLAG1)是癌基因,是在研究多形性腺瘤伴8q12染色体异常时发现并命名.位于染色体8q12,是一个锌指转录因子基因,cDNA全长7313bp,包含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其表达产物为PLAG1蛋白,由500个氨基酸组成,是DNA结合锌指蛋白,属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家族,可表达在心脏,胎盘,脾脏,前列腺,睾丸,卵巢,小肠,但在正常的涎腺、泪腺组织中未见表达.研究证实PLAG1可表达在皮肤及软组织上皮瘤、脂肪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某些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近期大量遗传学研究表明,涎腺多形性腺瘤有多种染色体异常核型,而无论核型正常与否,PLAG1均呈高表达.  高迁移率族蛋白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2,HMGA2)基因是癌基因,是在研究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第二常见染色体重排事件所涉及的靶基因.过去被称为HMGIC基因,位于染色体12q13-15,基因跨度超过140kb,含有5个外显子.HMGA2基因编码的蛋白为HMGA2蛋白,由10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约为12kD,是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本身不具转录活性,可通过与DNA结合改变其结构而调节基因的转录,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HMGA2基因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而在胚胎时期、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脂肪瘤、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多种恶性肿瘤组织(直肠癌、膀胱癌、胃癌、肺癌、垂体瘤、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胶质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等)中表达.  小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基因是癌基因,在人和鼠的许多组织中都有表达,人类的MDM2定位于12q13-14,编码区约为1467bp,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90kDa.MDM2广泛存在于在人体正常的骨骼肌、肝、肺等组织中.MDM2是一种能够抑制蛋白凋亡的基因,是p53调控网络中下游靶基因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细胞的生长抑制、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对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密切关系.现研究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肝癌、胃癌、大肠癌等)有此基因突变、扩增及过度表达.  PLAG1、HMGA2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研究证实其表达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在泪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较少.p53在泪腺肿瘤中被广泛研究,但相关的MDM2少有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验PLAG1、HMGA2、MDM2在泪腺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泪腺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3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手术治疗,病理科确诊的泪腺多形性腺瘤55例,腺样囊性癌8例和泪腺炎症组织6例作为对照.其中又将泪腺多形性腺瘤组分为,初发病例50例、复发3例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2例.所有肿瘤患者未进行放、化疗.  1.2研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LAG1、HMGA2、MDM2在泪腺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泪腺炎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x2检验分析PLAG1、MDM2在在泪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样囊性癌组、泪腺炎组组间的表达有无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LAG1在泪腺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泪腺炎中的表达  2.1.1PLAG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在所有标本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LAG1在泪腺多形性腺瘤组中强阳性表达率为81.8%,显著高于泪腺腺样囊性癌组37.5%及泪腺炎组0%,三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88;P<0.001).  2.1.2PLAG1在多形性腺瘤初发组中染色程度及染色细胞数明显高于、复发及癌变组.  2.2HMGA2在泪腺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泪腺炎中的表达  HMGA2阳性表达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核,且仅在泪腺多形性腺瘤中有表达,其着色细胞(多为上皮细胞)胞核为棕褐色着色,共33例(60%).泪腺腺样囊性癌、泪腺炎组织中均未见表达.  2.3MDM2在泪腺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泪腺炎中的表达  2.3.1MDM2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在所有标本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DM2在泪腺腺样囊性癌中强阳性表达率为87.5%,显著高于泪腺多形性腺瘤组18.2%及泪腺炎0%,三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60;P<0.001).  2.3.2MDM2在泪腺多形性腺瘤初发、复发、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可观察到胞质胞浆的染色程度及染色细胞数依次增加.  3、结论  (1)PLAG1在泪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具有敏感性,缺乏特异性,PLAG1的激活,表达的增多可能与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相关,该基因的失活表达的减少可能与泪腺多形性腺瘤复发与恶变相关.  (2)HMAG2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具特异性,该基因可能与多形性腺瘤的发生相关.  (3)PLAG1、HMAG2可联合用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诊断.  (4)MDM2的表达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可用于预测泪腺多形性腺瘤预后.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和广泛流行的一种语言,在当今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英语口语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因此,在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КBp65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rhG-CSF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在和谐的体育学习
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分组实验
世间万物都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与生活,生物科学也是如此。如今我们所学习的生物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一定的生活情境,进而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产
初中英语新教材注重语言的交际能力,听力测试成为其重要的手段. 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听说活动
目的:   我们通过对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来研究其水平变化在KD患儿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分析其与与血沉、IgA、冠状动脉扩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满堂灌”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堂提问成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在三大学习理论中可以找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