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D法制备锑掺杂的ZnO薄膜及其发光器件的特性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ro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ZnO)是一种Ⅱ-Ⅵ族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Eg)是3.37eV,室温下激子束缚能较高,为60meV,这使得ZnO在紫外半导体光电器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包括紫外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薄膜晶体管、紫外探测器、气体传感器等。众所周知,本征的ZnO半导体材料呈n型导电性质,要想实现ZnO在发光器件领域的实际应用,就要制备稳定性高、可重复的p型ZnO材料。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p型ZnO材料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采用简单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n-GaN/Al2O3衬底上制备不同Sb掺杂量的p型ZnO薄膜,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备p-ZnO/n-GaN异质结发光二极管(LED)并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CVD方法在n-GaN/Al2O3上制备出不同锑(Sb)掺杂量的ZnO薄膜,并且研究了不同Sb含量对ZnO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b含量的增加,Sb掺杂ZnO薄膜的表面变得粗糙,晶粒的尺寸逐渐减小,此外,晶体质量开始变差并且发现(002)衍射峰随着Sb含量的增加逐渐向小角度方向移动,而且样品的光学带隙也明显的变窄。此外,Hall测量结果证实Sb掺杂ZnO呈p型导电性质,当Sb2O3/Zn的质量比为1∶4时,Sb掺杂p型ZnO薄膜的电学参数为最佳值,这说明较高质量的ZnO薄膜也可以通过简单的CVD方法来实现。  (2)采用CVD方法,成功的制备出Sb掺杂p-ZnO/n-GaN异质结发光器件,并对该器件进行了光学和电学特性的研究。通过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证实p-ZnO/n-GaN异质结器件显示出良好的整流特性,其正向开启电压为3.7V,反向击穿电压为8.5V,证实了Sb元素作为受主掺杂进入ZnO晶格中,使ZnO薄膜呈p型导电性质。同时,当器件在室温下注入30mA的正向电流时,成功实现了室温下较强的电致发光,并在电致发光谱(EL)中观察到了位于3.25eV的紫外发光峰和2.54eV附近的可见发光峰,紫外与可见发光的强度比大约为1∶1。该器件的成功制备为ZnO基光电器件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途径。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和运算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尺寸经历了非常惊人的小型化过程。例
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量子色动力学的基本问题。由于量子色动力学的禁闭性质,使得处理这一问题变得较为困难。使用与之具有同样对称性的有效场论方法是出路之一。在低能区,轻夸
氧化锌(Zinc oxide,简称ZnO)是一种Ⅱ-Ⅵ族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被普遍认为是继GaN材料之后的另外一种优秀的光电材料,制备的薄膜被广泛应用于压敏电阻、气敏传感器、体声
半导体自旋电子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此学科将半导体技术和基于自旋的量子效应结合起来,它不仅丰富了物理学研究内容,而且推进了自旋半导体器件的发展,是一个多学科交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低性能和大尺寸的电子器件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高性能化和微型化的器件应运而生,其中高介电材料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高介电材料在谐振器、电容
纳米材料作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引起了科学界及工业界的广泛兴趣,但由于纳米颗粒的尺寸极小,表面活性高,使得它极易团聚,所以在制备纳米颗粒时,对其团聚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本刊訊 由赵玉明主编的《日本侵华广播史料选编》一书,近日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出版《日本侵华广播史料选编》,既是对日本侵华罪行的一次声讨和清算,也是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  本书将赵玉明、哈艳秋以及谢鼎新、刘书峰等收集的日伪广播史料加以筛选整理。书中入选史料除标题外,内容均保持原貌,编者相信读者自会以分析批判眼光对待。  本书依
由于矿山井下开采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多数矿山受初期的资金投入和时间的限制,被迫分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也就是下部开拓开采,为了满足下部开拓提升人员、设备物料
本文首先在各向异性抛物势限制下,采用Huybrechts线性组合算符和LLP幺正变换方法研究量子点中极化子激发态的性质。得出极化子第一激发态的振动频率和能量与电子-声子耦合强度
农药残留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解决该问题亟需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是最灵敏的检测方法之一,可以实现单分子级检测,是应用在农药残留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