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i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问题,并且探讨了混沌同步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混沌是一种特殊的非线性现象,由于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因此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控和不可预测的,过去人们对混沌系统的恐惧远多于兴趣。然而越来越多的的研究表明:混沌系统不仅可以是长期可控和短期可预测的,甚至是可以利用的。混沌系统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例如吸引子镶嵌有无数个不稳定周期轨道、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状态的有界性和运动的遍历性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对混沌系统的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运动,而且要结合参数在其所属空间变化一并考虑问题。控制和同步是混沌系统研究中的两个主要方面。混沌系统的控制包括两种思路:一种是控制,目的是稳定吸引子内部的不稳定周期轨道或者是消除系统的混沌行为;另外一种是反控制,目的是加强已有的混沌行为或者使不是混沌的系统产生混沌。混沌系统的同步就是使两个或多个混沌系统按照某种相同的方式演化。近年来,已有许多的研究者们对混沌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物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化学、信息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野与角度对混沌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近年来控制领域中新建立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的启发,本文将非线性系统设计中的一些成果运用于混沌系统的研究中,对混沌控制与同步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结果。在实际设计中,系统模型必然会带有某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来自系统参数的蜕变,或者建模误差,因而需要研究不确定混沌系统。上世纪80年代,Artstein和Sontag在研究非线性系统时分别提出了控制Lyapunov函数(CLF)的的概念,使得Lyapunov方法从一种分析工具成为设计工具。但是到目前为止,作者还没有看到将控制Lyapunov函数(CLF)引入到混沌系统的研究文献。本文将CLF引入到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中,并结合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首次提出了有限时间控制Lyapunov函数(f-CLF)概念,设计出相应的反馈控制实现了有限时间混沌控制与同步。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概括如下:1)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着眼于更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分别应用级联系统稳定性理论和输入状态稳定(ISS)理论,对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设计了简单的线性控制器。与现有的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方案相比,本文给出的线性控制器设计是先进的,是最简单的设计之一。而且,本文作者率先将CLF引入进混沌系统设计,对统一混沌模型建立了简单有效的CLF。2)本文从响应快速性要求出发,考虑了有限时间的混沌控制与同步问题。大多数考虑的控制系统设计都是渐近稳定的,就是要经过无穷时间,系统的行为才达到控制目标。本文考虑有限时间达到目标,分别用终端滑模控制与CLF实现了有限时间的镇定与同步。使得控制系统设计理论更有应用效性。3)本文总结出一种逐步设计技术,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一类半解耦型系统。逐步地,将系统状态驱动到零,对于已经设计的状态,在下一步设计中视作零处理。这种设计方法极大地简化了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设计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全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不确定混沌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问题,它包含了第二、三、四、五章;第六章是本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基于奇异模型的混沌同步与保密通讯问题。现将各章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结果概述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混沌定义、混沌特征、CLF的定义、滑模控制、有限时间稳定等概念。综述了混沌系统的研究状况,尤其是各种控制方法在混沌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对一类不确定混沌系统提出了基于滑模控制进行混沌抑制。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来确定切换面中的参数及控制增益,对Chua电路和Lorenz混沌系统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反馈控制设计。本章同时提出终端滑模方法来研究混沌控制问题,提出了新的非奇异终端滑模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反馈控制的奇异问题,实现了有限时间混沌抑制。第三章基于控制Lyapunov函数(CLF)研究了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将CLF方法引入到混沌系统研究中来,解决了不确定统一混沌系统的CLF的构造问题,设计了基于CLF的反馈控制实现渐近混沌同步。然后,结合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提出了有限时间控制Lyapunov函数(f-CLF),并基于f-CLF设计了具有强鲁棒性和快速性的反馈控制来实现有限时间混沌同步。第四章结合级联系统稳定性理论及输入状态稳定(ISS)理论,对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反馈半解耦模型,进而设计出简单易实现的线性反馈控制来实现混沌控制与同步。第五章以前几章内容为基础,把所得结论进一步拓展到半解耦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stepping design的设计方法,此种设计方法简单可行,可以有效解决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问题。第六章考虑混沌系统的应用:保密通讯问题。将待传输的保密信号视作一个新的系统状态,可将混沌系统转换为一个描述系统模型,利用描述系统的方法,设计出了描述观测器来实现混沌同步与保密通讯,并且观测器中的增益矩阵的选取可以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来获得。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首要照料者照料现状,探索首要照料者与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关于现代人起源的“走出非洲”假说已经得到了遗传学和人类学证据的广泛支持,但是走出非洲以后的迁徙,特别是进入东亚地区的路线还存在很多争议。先前的研究提出了两条主要的迁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我国面向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能力标准。在建设过程中,它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理念,满足了应试者的公平诉求、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相关群体的
<正>很多数学报及兄弟刊物都介绍过中点弦所在直线方程问题.有的甚至给出了公式式的结论,但结论较为复杂不易记忆.本文介绍两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先证明一个命题:二
<正> 2001年12月,我校数学组利用3天的假日,在高一的14个班的全体学生中组织了一次数学实习作业活动.这次活动,没有指定专题,也没有局限于教材的要求,而是由学生自己寻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肛肠术后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肛肠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试验组在西药基础上联合耳穴埋豆治疗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
本文抓取MIUI社区的俱乐部用户信息和发布内容,构建多层线性模型,从行为、情感维度探究顾客契合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并讨论组织差异性的调节作用,旨在探究虚拟品牌社区顾客
目的探讨重度心衰患者治疗中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的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将240例重度心衰患者分为观察组(持续泵入治疗)与参考组(静脉推注),各120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