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经济、文化发达,富贵阶层修建庄园形成风气。公主作为贵族中的一员,也热衷于此,在长安城中、郊外,甚至是东都洛阳都置有庄园,且不少公主都有不止一座庄园。公主们不仅拥有高贵的身份,同时也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她们的庄园常常成为王公贵胄、文人雅士们的游赏之地。游赏雅事,往往需要吟咏酬唱助兴,公主庄园诗以此产生。公主庄园内的泉石、草木、鱼鸟、亭台,巧妙配合共同构成美妙无比的园林意境,置身于其中的君臣在良辰美景间走斝飞觞、欣赏歌舞,观赏者又在游赏公主庄园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审美心理,或动情于青山碧水,或陶醉于欢歌艳舞,或兴怀于青山碧水,或动情于亭台楼阁,或陶醉于欢歌艳舞,往往都在酒酣兴高之际,把眼前景、胸中情投诸笔墨。且在当时独特的创作环境下,公主庄园诗中呈现出为文造情与为情造文两种创作心态。以应制与唱和的形式出现的初盛唐公主庄园诗,大都结构规范严整,普遍遵循着游宴之始、游宴之时、游宴之后的传统叙事结构;风格也透着应制诗的雍容华贵,但在初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的影响下又显得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同时又具备写景诗的清新明丽。诗歌中也大量使用了一些仙家意象以及暗示皇帝、公主身份的典故,且大都选用朗朗上口的韵脚,力求把诗写得工丽典雅,音韵谐婉。初盛唐公主庄园诗是生发于政治性极强的游宴活动中的,比较详细地反映了唐朝皇家宴游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揭露了朝臣文士的集体意识、唐朝的时代风貌,甚至是君臣之间的关系。这是它“史”的一面。它的出现增加了应制诗的数量,拓宽了应制诗的题材,使得应制诗的结构和语言逐渐趋向成熟,且在选景、用语方面都追求壮丽雄浑,彰显出一种恢弘壮阔的气势,一洗六朝文风,为即将到来的盛唐气象奠下基础。公主庄园诗作为律诗发展中的重要实验,对七律的定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它“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