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波兹曼认为:“一旦你学会了如何问问题,你就学会了如何学习,它能造就一种迵然不同、更为大胆、更富有潜力的理智,这是生存于这个飞速变化时代的重要工具。”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办法解决问题。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第一步,只有走好第一步,后面的研究之路才能走得顺利。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三、四年级的学生,要么提出的问题不着边 American scholar Bozeman thinks: “Once you learn how to ask questions, you learn how to learn, it can create a different, more daring, more full of potential reason, which is living in this rapid change An important tool of the times. ”"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ed practice focuses on problem solving. It includes finding problems - asking questions - analyzing problems - finding solutions to problems. Visible problems found It is the first step to ask questions, only take the first step, the back of the road to go smoothly. However,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we often find out that the students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grades either ask questions
其他文献
德·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论奠基人.该流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即俄国文学的"白银时代")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揭开了俄国现代文学的篇章.1892年梅
该文试图通过描述校园小说在当代的发展流变,研究种种不同的校园故事在小说形式中是如何被叙述的,以及不同校园故事之间共通的叙事模式.全文分四部分:一、导言界定校园小说的
引论 该文旨在阐明拉康的主体理论,并以其来探讨海明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形成过程与心理特征.这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探讨海明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能
该文共分四章,从丁玲的创作文本出发,梳理出了不同历史、文化前景下作家创作的种种变化,对导致其风格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社会历史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积极扬弃论和辩证个体观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