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P制孔加工中空气冷却工艺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以其质轻高强的优良特性,愈发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对CFRP材料进行制孔的过程中,受其内部纤维相的磨蚀作用,切削区温度很高,极易诱发加工损伤,导致构件力学性能低,服役寿命短。因此有必要对切削区进行冷却。然而,受CFRP材料性能限制,传统的冷却方法并不适用。为此,本文以易获取、无残留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开展了对空气冷却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的研究,以降低钻削温度,提升加工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建立了CFRP钻削区的流场环境有限元模型,获得了不同冷却空气方向及压力条件下,流场内的气体流速和气压分布规律。结合平行流壁面换热理论,得到了冷却空气方向及压力与换热系数之间的计算方程。为后续深入探究气流参数与加工损伤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流场仿真结果,发现冷却空气流向会显著影响加工质量。为此,搭建了可控气体流向的实验平台,分析了空气流向对刀具磨损及加工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逆向冷却气流更能够推迟刃口进入快速磨损阶段。对比出口损伤发现,正向吹气冷却会加重损伤,而逆向气流产生的损伤与干切削差异不大。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通过反向气流对切削区进行降温及损伤抑制的“逆向冷却”工艺;(3)为得到逆向冷却工艺的最优负压参数,建立了出口毛刺悬臂梁模型,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求得了模型内参数随负压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CFRP材料模量预测式,解决了传统预测式高温区失真的问题。通过最终获得的出口毛刺偏转角与负压值之间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到CFRP制孔最优负压区间为0.007~0.009MPa。实验验证发现结果与预测相符,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4)为了将上述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以实验平台为基础开发了便携式和机夹式两种逆向冷却装置。前者可以配合手工钻形成负压环境,达到导向、冷却、吸尘的作用。后者通过对刀柄、轴承、胀紧套等零件的设计组合,实现了“内动外静”,“随动除尘”的功能。两种设备为将逆向冷却新工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通过CFRP钻削流场仿真,提出了“逆向冷却”新工艺,通过实验验证了工艺的正确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优化方法和优化模型。最终设计制造了两种逆向冷却设备。为CFRP材料的高质高效制孔加工提供了具备工程应用价值的新工艺。为我国航空航天材料加工技术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工作。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21世纪中等学校的优秀师资,化学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无机化学课程中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师
研究了Szasz型算子的特性,得到Szasz型算子相应于原函数的单调性、凸性、H^w类的保持性质。
依托江苏高校“应用化学”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对基础化学实验改革,就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实验教学手段的丰富、实验考核机制的改变及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等主题问题,提出
"5+2=0"是很多教育界人士对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担忧。其实,社会、家庭的诸多问题正是学校教育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要积极地在"5+2=0"中找希望,就
以格兰·泰勒棱镜为例,推导了沿主截面和垂直主截面两正交方向的最大视场角,并在常用结构角下比较了两类视场角的大小及它们随波长的变化关系,得知沿主截面的视场角对光
以"涂料制造"课程为例,研究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教师、企业、学生三方参与精选、凝练、优化"涂料制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结果表明:学生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
目的:确定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后路腰椎融合手术后住院时间(LOS)延长的临床独立相关因素,从而促进脊柱外科医生术前规划和为患者及其家属设定一个合理的期望。资料与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脊柱中心接受后路腰椎融合手术治疗的303名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年龄60-86岁)的临床资料。收集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术前合并症,住院时
建立了一套旅游地图编绘质量评价的通用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方法简单、科学,可操作性强.
合成了Mn(Ⅲ)-Mn(Ⅲ)单核和双核金属卟啉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研究了这些双核金属卟啉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环己烷单充氧作用及金属卟啉在2种反应体系
2015年3月12日,Durst工业喷墨打印专家在第23届上海国际广告技术设备展览会上举行了隆重的现场签约仪式。Durst执行董事Barbara Schulz女士代表公司,与上海百成图片有限公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