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丰富文化历史遗留下的一块瑰宝。在中华民族长期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医逐渐总结经验并升华成理论知识,通过长期的实践验证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中医理论主要是以古代自然哲学为基础,吸收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通过哲学辩证法的思想提出了辨证论治、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辩证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数以万计的临床实践案例的观察、分析、归纳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医学。中医是一种古老的医学,在中华人民繁衍的几千年里为治病救人,为改善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论文在对中医科学性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其发展方向。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其次论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即其理论具有古代自然哲学的朴素性,并且将辩证法融入了其方法论的自然哲学性质,以及中医系统论的意义和作用。最后论述了中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主要是探究中医是否是科学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传统实验室科学和无政府主义科学的概念。其次通过中西医的对比,社会上众多伪科学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时代发展导致人们对中医看法的转变来论述中医遭到质疑的原因。最后从科学定义、中医临床的有效性、中医治病方法论等方面分别论证中医的科学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阻碍中医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包含中医理论自身的问题,即原本的缺陷和模式没有创新;受传统文化背景和守旧思想的束缚;以及创新型人才的缺少和传授体制的影响。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医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对策。首先中医想要科学化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其次中医想要被更多的人认可必须提高临床的有效性,借此来提升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再次中医想要合理化发展,其自身理论也要不断的更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再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中医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兼容西医的优势以扬长避短;最后中医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继承人,因此学校的培养方式的变革显得至关重要,要多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