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正常胎儿标本小脑蚓部在不同孕周时的正常发育生长曲线,并进一步探讨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DWS)的磁共振相关表现。材料与方法:共63例15-40孕周的胎儿标本接受了3.0T磁共振扫描,从中选出了52例符合本文要求的病例进行本次测量,扫描序列为SE T1加权像、T2加权像;扫描方位以矢状位扫描为主,并辅以冠状位及横轴位扫描;观察及测量内容:测量小脑蚓部的前后径(正中矢状面第四脑室顶点至水平裂处蚓部后缘最大距离)、上蚓高度及下蚓高度(上蚓的最高点及下蚓的最低点分别到前后径线的垂直距离)。对上述测量结果和孕龄间作回归分析。然后对6例经MRI诊断为DWS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蚓部前后径、上蚓高度及下蚓高度分别和孕龄成线性正相关,而其中上蚓高度总是略大于下蚓高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数标本正中矢状面于T1WI、T2WI上可清晰显示原裂及下后裂。而DWS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如或发育不良,测量其数据均明显小于正常胎儿,以及第四脑室与后颅窝囊肿相通或小脑延髓池增宽。结论:磁共振可明确显示正常胎儿小脑蚓部在17孕周以后的正常发育表现及变化规律,而DW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用本研究之数据作为判断标准,MRI是诊断DWS的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