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民族文化对中德企业文化以及领导风格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依据霍夫斯泰德的民族文化的五个维度中的“权力距离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提出了有关企业管理者领导风格和员工满意度的四个预设。经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适用于各个企业文化研究领域。在中国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之间权力距离明显大于德国企业二者之间的距离。中国企业管理者更加认同员工的集体主义特征,而德国企业管理者看重的是员工的个人主义特征。本文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提出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和主要问题;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笔者首先阐述了与论文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如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领导文化等。并根据参考文献界定了三者的关系。随后系统介绍了与领导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霍夫施泰德的五个文化维度以及传统的领导风格和现代领导风格;第三章运用霍夫施泰德的文化维度对中德两国的企业文化以及领导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以西门子(中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权力距离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个维度为文化维度,以豪斯的路径-目标领导理论中的教练型领导风格和支持型领导风格作为领导行为的测量工具,推断出3个中德两国管理者领导风格差异的假设,以及一个从中国员工角度评价中德管理者领导风格有效性的假设。第四章是全文的实例分析部分,以问卷的形式展开。首先介绍问卷调查的参与者和研究现状。接下来对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在验证假设的同时分析领导行为与领导者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中德两国民族文化对企业领导风格的影响。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此类研究的必要性和培养企业员工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并对论文的意义和存在的不足的方面做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