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语言的语用模糊现象研究——以周恩来的外交语言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为本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交官经常会采用模糊的外交语言,这样既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避免引起误解和冲突;同时也可以有效回避一些机密性问题。因此,模糊性是外交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西方语言学家致力于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政治外交语言进行分析。有的学者将模糊理论和政治外交语言相结合分析其功能应用、特点及其语用效果等,有的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外交语言进行分析,但是很少有人将周恩来的外交语言作为素材进行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作者对周恩来的外交语言进行系统分析,以期能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翻译周恩来的外交语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周恩来的外交语言为素材进行分析,试图解决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周恩来外交语言的模糊性有几种类型?2.周恩来的外交语言主要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哪些次则来造成语用模糊的效果的?3.违反合作原则和遵守礼貌原则之间有何关系,周恩来为什么有意违反合作原则?   本文在大量收集周恩来外交语言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周恩来外交语言的模糊现象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1.在周恩来的外交语言中,语用模糊策略被广泛运用,周恩来的语用模糊策略主要通过以下九种方式呈现:使用具有模糊性的名词、代词、动词,使用反问句、极性转换模糊、预设性模糊、歧义性模糊、反讽性模糊、回避性模糊、情态模糊等。2.周恩来的外交语言大多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和方式准则。3.周恩来的外交语言大多违反了合作原则,但同时遵守了礼貌原则,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遵守礼貌原则。在外交场合,向对方表达礼貌和尊重比遵循合作原则更为重要。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其研究结果有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周恩来的外交语言,对于外交语言的翻译和外交人员的培训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有助于帮助读者培养使用模糊语言的意识,促进人际和谐。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从美学视角研究翻译的学科,翻译美学以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过程、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
本文以二十世纪的四部美国战争经典小说为例:詹姆斯·琼斯的《从这里到永恒》;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及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
FSM(Field Signature Method)即电指纹法,一种新型的管道腐蚀监测技术,监测所用的电极和其他设备均安装在管道外部,可以不受干扰地监测管道内部腐蚀。在介绍FSM方法的基础上,
英国作家A·S·拜厄特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艺术性的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坛独树一帜。身为作家、评论家和短篇小说家的拜厄特在1990年因其巨作《占有》荣膺英国最权威的小说奖“布克
利用VC++开发PLC梯形图语言的编辑软件,实现梯形图语言的编辑、语法检查、编译等功能.特别采用了编辑、语法检查、编译一体化的设计思路来实现该软件系统.
身份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份以及身份建构的相关问题是长期以来不同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语用学的兴起,身份建构以及语言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语言
在Delphi中实现日期字段的查询,文中给出了实现方法和部分源代码
纪录片是影视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用“真实再现”的手法为观众呈现真实的画面,讲诉真实的故事,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娱乐观众,还在于教育观众,为观众传递真实的信息。随着跨文化交流的
中散列表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如果结合动态的图形演示,则可以使算法的描述更形象、更生动,使教学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藏族民间故事作为藏民族口传文学的一个分支,能够体现一定的社会现象。通过民间传说,我们可以探知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和美好心愿,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意义。德国的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