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工艺对20CrMnTi组织性能与氧化脱碳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特殊钢行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五年,而体现合金钢生产及产品制造强国的关键指标就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在我国的合金钢实际生产过程中,齿轮钢轧后硬度和氧化脱碳控制的共性技术问题仍亟待解决。本文以齿轮钢20CrMnTi为研究目标,研究分析了齿轮钢20CrMnTi的热变形行为、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行为,以及轧制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宏观硬度和氧化脱碳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高温奥氏体热变形实验,研究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齿轮钢20CrMnTi原始奥氏体组织以及变形抗力的影响。基于流变应力曲线,结合双曲正弦模型和线性拟合,建立实验钢本构方程,并精确预测实验钢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将流变应力曲线计算的应变储能引入铁素体正平衡计算方程,实现对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铁素体平衡转变温度的预测。(2)应用膨胀量和金相观察的相变点测量方法,建立实验钢过冷奥氏体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对比分析变形和冷却速度对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温段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抑制中低温段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但由于Cr、Mn等合金元素的加入,动静态条件下20CrMnTi钢贝氏体临界冷却速度均小于0.5℃/s。(3)采用热模拟实验机模拟不同热轧和冷却工艺方案,研究各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及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低变形温度和冷却速率均能得到较高体积分数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显著降低实验钢硬度。为了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引入高温冷却技术,并优化变形工艺,提出变形-快速冷却-变形的实验方案,成功将齿轮钢20CrMnTi硬度降低至GB/T 3077-2015合金结构钢出厂硬度要求值以下。(4)不同变形温度和冷却工艺下实验钢氧化层形貌均呈现内侧合金元素氧化层+外侧Fe1-yO+Fe3O4+Fe2O3三层氧化层形貌。氧化层和脱碳层厚度均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冷速降低而增加。当采用高温段快速冷却工艺时,可大幅度缩短高温段停留时间,抑制氧化脱碳。
其他文献
由于具有良好的强塑性配合,无碳化物贝氏体成为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备选钢种。热处理周期长一直是妨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开发的主要障碍,为此本文提出成分优化与预生成马氏体诱发贝氏体转变的相结合的解决思路。论文以二种中碳合金钢28Mn3Si1.4钢和28Mn2Si1.6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膨胀研究了实验钢的贝氏体转变动力学行为,对热处理样品进行组织表征和性能测试,建立了实验钢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关系,研究
线性EV模型自提出便得到了学者们的大量研究,并且在医学、金融、生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模型保留了自变量中存在的误差,是简单线性模型的延伸但比线性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大偏差和中偏差原理是概率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研究核心是稀有事件的收敛速度问题。相比于中心极限定理以及经典的大数定律,大偏差和中偏差能够给出较为具体的速率函数,能够对随机变量序列的极限行为以及模型中参数估计收敛性的刻画给出较为精
针对激光三角法采集光斑图像,设计一种并行计算获得光斑中心坐标的方法;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并验证可移植的算法,进而在进行算法硬件移植;通过验证后采用质心方法获得光斑中心坐标,在硬件系统工作过程中,采集图像每一行数据时,就开始计算中心位置,而不需存储整幅图像再遍历获得光斑中心位置,减少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存储空间的占用,再次运算读取图像所消耗的时间。
特厚板作为重要的钢铁品种,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为解决特厚板产品存在的内部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和偏析等共性问题,本文提出将变厚度轧制技术应用于特厚板生产,在不改变现有的工艺和设备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单道次压下量提高变形渗透性,以期改善轧制条件,挖掘设备潜能,提高产品芯部质量。本文针对特厚板变厚度轧制工艺模型开展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咬钢冲击的瞬态过程,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
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钒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钒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医疗和电池等领域,同时对其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偏钒酸铵是一种重要的钒酸盐,不仅是制取高纯氧化钒的重要原料,而且在化工、医药、催化剂、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偏钒酸铵的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研究以工业级多钒酸铵为原料制备高纯的偏钒酸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了通过控制沉
随着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的革新速度越来越快,同一领域的行业竞争变得愈发激烈,这对企业在某一领域下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作为一种含有丰富信息的特殊知识文本,在教育、金融、生产等一系列领域中为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面对海量的专利文本,如何改变传统的文本分类算法使其适应专利文本的特性成为现在专利分类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似性度量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来衡量数据之间相似程度的一种度量方法。由于
随着航天发动机的发展需求,我国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高铌铁镍基变形高温合金——GH4061合金。该合金在-253℃~750℃的宽温度范围具备较好的综合性能,且具备良好的低温性能和抗燃烧特性。但是合金中较高的Nb含量使得合金的凝固过程复杂,铸态组织中偏析严重,枝晶间析出大量低熔点相,给后续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带来较大的难度。均匀化处理是消除枝晶偏析和低熔点相,获得均匀成分和组织分布的重要工艺途径,而国内G
化学机械抛光(CMP)是高精密光学器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中最为有效的平坦化技术之一。CeO2作为重要稀土氧化物抛光材料,其独特的化学机械抛光性能使光学玻璃、晶圆等材料获得更高精度、超平整化的加工表面,已成为精密光学玻璃精密加工领域重要的抛光产品。但是CeO2抛光粉的制备工艺与颗粒性质、形貌和其抛光性能之间的联系,并且学术界对氧化铈颗粒抛光机制依然没有统一的理论。建立抛光粉制备工艺与抛光性能
焦油是焦化行业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其成分复杂,产量大,还存在着堵塞管道、腐蚀设备、污染环境等危害。而现阶段的焦油去除工艺又存在水资源浪费、余热资源浪费、工艺繁琐等问题。近年来,研究者开展了重整法除焦油的研究,将焦油气体与水蒸气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反应,得到H2、CO、CO2、CH4等小分子气体。但研究对象大多以焦油模化物为主且存在催化剂催化性能不理想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本课题开展利
电熔镁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耐火材料,它的主要生产设备是电熔镁炉。电熔镁炉熔炼过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生产边界条件变化频繁、随机干扰严重等特点。目前主要凭人工的经验进行熔炼电流的设定,难以将熔炼电流控制在最佳值,造成了电熔镁砂产品产量低,单吨能耗高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电熔镁炉熔炼过程优化控制,给出最优的电极电流设定值,实现有效降低单吨能耗和提高电熔镁砂产量的目的。电熔镁炉的熔炼过程可以看做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