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东LM研究区位于开江-梁平海槽西侧二、三叠系礁滩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飞仙关期沉积总体是继承晚二叠世末期沉积背景,碳酸盐岩台地逐渐沉积,深水海槽填充直至飞仙关末期,古地势为准平原化的过程。研究表明鲕滩储层是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相的产物,且台缘坝相和台内滩相更有利于储层发育。本区位于飞仙关期碳酸盐岩台地近边缘相带,是鲕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但川东LM地区鲕滩储层与邻区相比储层厚度减薄,非均质性强,鲕滩亮点特征相比较而言不够明显,储层物性条件较差,同时气水关系复杂,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裂缝是研究区飞仙关组储层重要的渗滤通道,在改善储层的渗滤性能、提高产量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裂缝可将各种孔隙连通形成渗流网络系统,大大改善储层性能。裂缝检测是低渗透油气藏预测技术中十分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在本研究区飞仙关组储层中裂缝是单井产量高低的主控因素;国内外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岩样测试,应用较为成功的多是针对高孔渗的碎屑岩储层,而对于LM地区飞仙关组鲕滩海相地层的低孔低渗碳酸盐岩储集层组的特点,开展气水检测具有很大的难度。针对以上困难,本文从LM地区已掌握的实际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出发,把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气水识别及裂缝预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充分总结前人学者对川东地区鲕滩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总结鲕滩测井、地震响应特征,并与邻区进行对比建立LM地区鲕滩识别模式。其次运用古地貌恢复方法结合属性分析技术划分出鲕滩有利相带,明确鲕滩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及其与飞仙关组地震微相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开展精细的储层层位标定,并借助反演技术手段,精细刻画鲕滩储层的纵横向展布特征;开展裂缝预测,优选对目的层裂缝识别敏感的相干属性,对目的层的裂缝展布做出预测。最后,开展目的层气水识别研究,通过方法实验选取敏感属性对目的层气水分布进行刻画,结合前面已有成果对研究区的含油气有利区做出综合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