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共掺p型ZnMgO薄膜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ZnO)是Ⅱ-Ⅵ族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其禁带宽度与氮化镓(GaN)相近约为3.37 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是Ga N(约25 meV)的两倍之多,远高于室温热能(26 meV),有望实现室温乃至更高温度下的激子受激发射;同时,氧化锌还具有原材料丰富、无毒等优点。因此,ZnO被认为是制备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和紫外探测器等短波长光电器件的一种理想材料。要想实现ZnO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实际应用,高质量稳定的ZnO基pn结必不可少。由于ZnO掺杂呈现非对称性,所以n型材料容易获取,然而自补偿效应、受主杂质掺杂浓度低以及受主能级深等因素导致了高质量稳定的p型材料难以制备,这已成为阻碍其在光电器件领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亟待突破的瓶颈性问题。近些年,由Yamamoto提出的施主-受主共掺技术为制备稳定低阻的p型Zn O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此外,通过能带调节工程还可以将ZnO光电器件的工作范围从深紫外区调节到可见光区域,极大的扩展了ZnO材料的应用范围。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石英衬底上制备ZnMgO:In薄膜,通过N离子注入获得了In-N共掺ZnMgO薄膜(ZnMgO:In-N薄膜)。借助于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分析(Raman)和霍尔效应测试(Hall)等测试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ZnMgO:In-N薄膜结构和电学等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其p型转变机理和影响其p型导电性能衰减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制备的薄膜均呈现纤锌矿结构,沿c轴方向择优生长。在N2氛围下对ZnMgO:In-N薄膜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退火时间为25 min,找到了一个实现p型导电的退火温度窗口(570℃-590℃)。当退火温度为580℃时,能够得到性能良好的p型ZnMgO:In-N薄膜,薄膜具有良好的p型导电能力和较小的残余应力,其p-ZnMgO:In-N/n-ZnMgO:In同质结表现出较好的二极管整流特性。在退火过程中,InZn+2NO受主复合体的形成是ZnMgO:In-N薄膜实现p型导电转变的主要原因,施主型缺陷锌间隙浓度降低减少对受主的补偿作用。在p型稳定性方面,ZnMgO:In-N薄膜在保存2-3个月的时间里p型导电性能逐渐衰退,表现在载流子浓度下降和电阻率上升,甚至个别样品出现了由p型导电转变为n型导电的情况。研究认为ZnMgO:In-N薄膜里(N2)O双重施主型缺陷和表面吸附污染对p型导电性能衰减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真空高温退火处理可消除p型ZnMgO:In-N薄膜中的(N2)O施主缺陷,但会导致薄膜转变为n型导电;通过低温真空退火处理可减少ZnMgO:In-N薄膜表面吸附污染,能够促使其p型导电能力大幅度提升,甚至还能把衰退为n型导电的ZnMgO:In-N薄膜样品重新转变为p型导电。
其他文献
据说,300多年前的某日,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种悦耳的声音,他仔细一找,原来是踢到了空龟壳。他回家反复琢磨,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开山鼻祖。
心画”贵真 什么叫心,用王阳明的说法,心就是我的灵明。那么我的灵明藉笔墨丹青以迹化之,也就是“心画”。中国画主张写意,意者心音,写意画也就是心画。 然而,心有真伪,画有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对襄阳市校园足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不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只想挂其
一、临床研究—尿毒症心肌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1.目的 回顾性分析尿毒症心肌病中医证候学特征,研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指导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方法 回
我老家在内蒙,地域上属于东北,到济南快7年了。这7年里,我时时能感受到文化的冲突与碰撞,而每逢过年,就撞得尤其严重,有时候会撞得很疼,也有时候会撞出些火花。而更多时候,它让我思考。    忙年:忙是婆婆的理想    如果过年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我们家的导演和第一女主角绝对非婆婆莫属。她是家里过年大业的首席执行官,从预备到收尾,一切都在她的掌控。婆婆没什么文化,是资深农村老太太,但是她对博大精深的齐
诗歌 李劼:毋庸置疑,当年以《今天》为起始的当代新诗标记了一场美学革命,从而开辟了白话汉诗的新纪元 对此,我虽无多研究,但也曾鼓吹为之张目。然而,海子之死和顾城血案背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研究目的1.了解正常人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否具有功能上的差异,探讨慢乙肝患者体内HBV持续感染的机制。2.从细胞免疫学角度评价小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