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地增长。农村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实现了就业,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经济大国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内需不足这一结构性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率比较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内需不足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抽取了336户样本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2010年信阳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动,并结合农户调查数据和历史统计数据,从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水平、消费支出结构变化以及消费环境四个方面对影响信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最后给出合理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收入是影响信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信阳市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中的持久收入部分,对暂时性收入敏感性较弱。消费的持久收入弹性为0.689,暂时收入弹性为0.135。2.信阳市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3.农村居民消费有较大的消费惯性,过去消费对当前消费有较大的影响。4.信阳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观念、消费市场建设、商品下乡政策等对信阳市农村居民消费也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其中,信阳市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有所上升,但整体的社会保障覆盖率还是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5.对信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食品消费的比重在逐年降低,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消费比例稳步增长,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信阳市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改善,开始由从数量扩张型的满足温饱阶段转向注重生存质量的小康阶段。所提出的政策建议:1.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村居民的持久性收入;2.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3.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4.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加强农村销售网点建设6.健全农村消费信贷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契约分析的视角对我国的“公司+农户”模式及其创新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研究启示提出了关于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宅基地流转已经成为不可违背的大趋势。农民作为宅基地流转的主体,宅基地是其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在宅基地流转中如何实现农民权利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两次全国性的土壤调查,动用了全国农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力量,对了解当时我国土壤的“家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土壤普查技术是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结构布局上的不合理性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其中,尤以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紧张和与农村的粗放浪
目的总结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病儿临床资料。结果轻症病儿躯干、四肢密布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重症病儿皮疹进行性增多,疱
在城乡统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效能也产生了变化。农民对宅基地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村镇土地的管理。而传统低效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土地资源动态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采
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时期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时期,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对正在进行的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的高度热情;它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苏联度过了一个起初被称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不规则的发展,房价大幅攀升,政府出台的多项调控政策效果不是很明显,房价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绊脚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导致土地出让价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考查了从2000年到2017年近250篇硕博士论文在论文产出单位与论文数量分布,著者所在省份分布,硕博士研究成果学科分布,论文发表年限的现状,变化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