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清河县土地规划修编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yj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结构布局上的不合理性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其中,尤以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紧张和与农村的粗放浪费为特征,严重制约着城乡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耕地资源保护目标的实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依法依规合理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的关键。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方法、技术,并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采用按等折算的方法实现挂钩前后的占补平衡,以河北省清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为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挂钩工作提供方法借鉴。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采用人均定额法、趋势预测法、灰色系统预测法多方法综合预测规划末期清河县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规模为3400.57hm~2,根据2009年现状城镇用地规模、规划期间需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合上级规划下达新增指标,得到563.99hm~2的需求空间需要通过挂钩予以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按照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计算,考虑到制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土地资源因素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经济、社会、土地资源因素限制下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得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的现实潜力为2614.54hm~2。核减掉义务缩减量359.47hm~2、农村安置区规模为1329.74hm~2,即为挂钩潜力规模925.33hm~2,与挂钩需求规模563.99hm~2比较可知,能满足挂钩的需求。最终需要拆旧的农村居民点规模,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模分为两部分,规划必须完成的义务缩减量、安置区和挂钩建新需拆旧规模。挂钩需拆旧规模根据建新占用耕地的等别和规模,按照按等折算的方法,确定为1909.85hm~2,而清河县规划必须完成的义务缩减量为359.47hm~2,从而得到应整理的农村建设用地为2269.32hm~2才能满足城镇用地发展的需求。
其他文献
本文在绪论中首先对财产性收入与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行定义,并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定义中目前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对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对改善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仍然存在着“上学难”、“看病难”等影响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贫困地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它在为人们娱乐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广播广告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广播广告的信息传播形式来看,它是利用广播无线电波的方式来把广告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逐渐凸现,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研究受到广泛深入的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广泛应用的重点技术,但是一般都是大型企业认识到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许多中小型企业尚未认识到这
地貌形态作为自然环境的关键因子,决定了区域光、热、水分配和物质移动堆积特征,其不仅直接塑造了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原始形态,调控着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动态演变过程、方
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土地制度。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益显现。在城
本文基于契约分析的视角对我国的“公司+农户”模式及其创新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研究启示提出了关于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宅基地流转已经成为不可违背的大趋势。农民作为宅基地流转的主体,宅基地是其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在宅基地流转中如何实现农民权利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两次全国性的土壤调查,动用了全国农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力量,对了解当时我国土壤的“家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土壤普查技术是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