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城市问题不断产生并得以解决的过程,而城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城市的改造。根据产生层面的不同,城市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而带来问题,如“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病”等,这很大程度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一种是由于单个城市的衰退而引出的问题,典型的如城市的物质老化、结构衰退或功能衰退导致的问题,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入微观层面。针对这两种城市问题,笔者把城市改造定义为两种,即广义的城市改造和狭义的城市改造,前者涵盖宏微观城市问题的解决,后者主要针对微观性的城市问题。当然,现实中的城市问题是紧密关联不分彼此的,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方便,我们才作上述的区分。城市问题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动态地看的确如此)引起理论研究的极大兴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城市某一或多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长期的积累形成了有关城市研究的多个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等等。本文就是要从城市改造角度把不同学科有关城市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这项工作即使不能够建立起什么理论框架,也至少能为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准备,这是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我国的工业化阶段还没有走完,城市化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同时必须要接受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并且要极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决定了我国城市问题的解决要比发达国家当年复杂的多,困难的多,本文将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这是此项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总结有关城市改造的国际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希图总结出有关城市改造的某些一般性的东西,进而去分析和考察我国的城市改造实践,看是否能够发现些什么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城市改造和发展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建议。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对城市的历史发展、城市化过程和(单个)城市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作了介绍的,以便为后文研究的展开提供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的知识准备;其次在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单个城市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改造,并简要总结了城市改造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澄清基本概念,本部分最后比较了城市改造、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不同。<WP=3>第二部分对城市改造的国际实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这项工作是建立在对欧美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或城区进行改造的个案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为有代表性,我们选择了美国的城市更新改造与社区开发、韩国与英国的新城建设比较、哈瓦那古城改造、德国鲁尔老工业地区与美国的城市中心区重新繁荣等典型的城市改造。第三部分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对有关城市改造的基础性理论作了综述,并发掘了这些理论对城市改造的启示意义。这些理论包括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等,为确定何为城市改造的理想城市类型,本部分重点对未来城市理论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四部分是有关“城市改造一般”的一个初步性的归纳。内容包括四块:一是城市改造的基本类型、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式;二是城市改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三是从狭义的城市改造概念出发,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功能区的改造策略;四是主要围绕我国概括了处于城市化中前期阶段的国家在全球化、信息化等新形势下搞好城市改造的一般做法,这主要是从广义的城市改造概念角度进行的归纳。第五部分围绕城市规划问题展开论述,就与城市规划有关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特别是对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核心法的演进及城市规划控制体系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能对我国城市改造中相关问题的改进提供参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改造历来是一项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改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将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出发,首先提出了城市改造系统规划的一个新框架,再从一国或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着手,详细介绍了美国的城市规划及中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并对城市规划核心法的演进及城市规划控制体系作了一番介绍。第六部分从城市改造过程入手,分析了城市改造的具体组织与实施过程,并针对组织与实施城市改造所常见的几个难点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工作进程来看,城市改造过程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城市规划的实施,本章将对这一环节作重点介绍,其中由于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编制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这一章作简要介绍。在整个城市改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城市改造资金的筹集、如何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城市改造、建立高效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政府如何采取政策支持城市改造等是四个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组织和实施城市改造的难点所在,这一章将依次研究。第七部分研究中国的城市改造实践问题。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新形势,中国<WP=4>城市化并没有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国城市面临的改造压力显得尤为巨大。在过去几十年中,全国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