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西北地区铁路建设日益完善。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既有铁路项目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增加。由于易受西北地区环境和地质结构的影响,边坡属于铁路工程结构中所受破坏较为严重的部分,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现象分布广泛,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植被护坡是预防铁路边坡地质灾害发生、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其中水文效应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对其功能状态进行评价研究,是加强植被护坡管理与促进地质灾害分析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植被护坡有效性的基础工作。本文首先在对植被护坡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植被、土壤等多方面分析了影响植物护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西北寒旱地区气候环境、铁路地质、植物概况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西北寒旱地区铁路植物护坡水文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在利用传统层次分析法系统分解水文效应目标的基础上,采用IGAHP法量化专家之间评判差异度,据此确定出专家决策系数,结合专家评判向量确定出指标主观权重;通过CRITIC模型将指标变异程度和指标冲突程度信息化,根据信息量大小确定了客观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分析主客观权重冲突,发现有8个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结果产生冲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出主客观指标的集成系数,其中确定出主观权重系数最小为0.5333,最大为0.7,其余主观权重系数均为0.5。据此将主客观权重结合其相应集成系数进行组合,得到指标主客观组合赋权结果。基于组合权重和物元可拓理论构建出护坡水文效应等级评价模型,引入关联度函数解决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不相容问题;考虑到对于西北寒旱地区的适用性,指标数值难免出现超出节域范围的情况,造成关联度计算无解。通过规格化处理经典域,在保证距的计算合理的基础上,解决了指标关联度计算无解的问题。最后选取宝兰高铁天水—秦安段3个护坡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文效应等级评价结果依次为Ⅱ级,Ⅱ级,Ⅲ级,分别代表护坡水文效应状况为良好和一般;通过对比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说明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够与实际相结合,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