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绥宁县,地处于雪峰山脉南端与南岭山系北麓的交汇地带,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的地区之一。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该地区的植被资源,本文以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植物群落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物种组成、群落分类等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所调查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03科233属348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20属24种;裸子植物4科6属7种;被子植物85科207属322种。群落科、属地理成分表明群落的植物区系中热带成分多于温带成分,并兼具较强的过渡性质。  (2)植物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一年生植物最少,仅8种。叶的性质分析,以中型叶、单叶、革质、全缘叶为主,反映了群落受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影响。  (3)对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进行分类,分析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结果表明,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可分为:9个植被型,即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湿地植被以及人工植被;及41个群系。  (4)对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并不明显,而在物种组成上有着显著的垂直替代性。这是由于该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体较浑圆,地势平缓抬升,适宜多种常绿阔叶树种生长,区内植被主要以原生常绿阔叶林覆盖大部分山体。而在海拔1800m以上近山顶,由于风大温度低,乔木树种难以生长,多形成灌丛或灌草丛。  (5)海拔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总体趋势是随海拔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逐渐升高,到一定的峰值后,再逐渐降低。另外,人为因素及群落生境对物种多样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小学语文教学所要兼顾的一个环节。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都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社会公德的最佳教育时期,新课程目标中德育教育也明确地告诉我们,
摘要: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消极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阻碍力。只有培养学生丰富的积极情感并自觉克服消极心理,才能使学生充满热情地不辞劳苦,不畏困难地去攀登数学知识的高峰。  关键词:情感;中学数学学生获得了某种知识,掌握了某种技能,但最终却对所得到的知识与技能没有热爱之情,甚至十分厌恶,那应该是教学的失败。在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与技能
猕猴桃(Actinidia Lindl.)雌雄异株,雄株不结果,其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可通过花粉直感作用来表现。在生产上,若花粉选择不当致使授粉受精不良,会出现果实大小不均,畸形果增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