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苏轼诗词作品在国际上的推广和传播是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现状和改进策略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为今后苏轼诗词英译工作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苏轼诗词等中国文化作品在国际上的推广。在世界多极文化碰撞交流发展的背景下,苏轼诗词的英译和推广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首先,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苏轼诗词作品需要抓住这个前所未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诗词作品在国际上的推广和传播是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现状和改进策略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为今后苏轼诗词英译工作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苏轼诗词等中国文化作品在国际上的推广。在世界多极文化碰撞交流发展的背景下,苏轼诗词的英译和推广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首先,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苏轼诗词作品需要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次,此时苏轼诗词作品的译介和传播工作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苏轼诗词作品的译介和传播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然很低,人们对苏轼诗词作品的译介研究工作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这也是阻碍苏轼诗词作品更好地进行国际推广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系统的苏轼诗词译介研究工作,加强对苏轼诗词作品的国际推广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苏轼诗词作品英译本的研究,选用了文献阅读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系统地梳理并总结了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国内外的译介研究现状和中西方在诗词翻译理论方面的基本特色。通过把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本与原文进行深入地比读鉴赏,分析了在译介过程中苏轼诗词在语言、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美学损失,有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美学补偿机制。最后通过反思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传播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译介推广的改进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对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现状以及改进策略展开分析探究。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笔者主要提及了苏轼诗词英译的研究背景以及苏轼诗词英译推广的选题价值,考察并梳理了国内外苏轼诗词作品的英译现状,为后续的译本对比研究和译介推广的改进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绪论的最后一节指出了贯穿本文的主要研究策略。第一章的核心内容是苏轼诗词英译本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领。本章整合了中西方诗歌英译的重要理论,梳理出了不同历史阶段产生重大影响的翻译家的诗歌翻译观点,最后分析归纳了中西方诗歌英译理论的基本特色,为第二章苏轼诗词中外英译本的对比分析和第三章苏轼诗词英译的美学损失与补偿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对苏轼诗词作品的中外英译本进行了比读与研究。这一章节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首苏轼诗词的十篇国内外英译本,并进行了深入的比读分析。笔者从英译本的选词、押韵方式、语法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等方面对所选取的中外英译本与苏轼原诗词作品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接下来总结苏轼诗词的美学损失以及提出补偿策略做了铺垫。第三章为苏轼诗词英译的美学损失与补偿。这一章节笔者综合了绪论的重点部分(苏轼诗词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苏轼诗词作品英译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要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以及第二章(苏轼诗词中外译本的比读与分析)的重要结论,同时结合了苏轼诗词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探究了译本在语言、文化和艺术方面存在的美学损失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补偿和改进策略。第四章对苏轼诗词译介推广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的探讨。这一章节笔者从译介主体、译介受众和传播途径三个方面对苏轼诗词英译和推广的现有情况展开细致地分析和反思,然后在第四章地第二个小节进行了改进策略的构想:首先引起对象国政府重视并合理运用“名牌效应”,在我国规划建设苏轼文化的研究基地。然后在做好域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接孔子学院,做好苏轼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最后,重视发展苏轼文化产业,通过发展经济将苏轼文化融入海外读者的日常生活中。
其他文献
艺术歌曲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19世纪随着文学的繁荣发展,艺术歌曲随之诞生,用优美的人声和色彩丰富的钢琴伴奏,一起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塑造的丰富动人的音乐形象。演唱,欣赏,研究艺术歌曲都有很深刻的意义。有“艺术歌曲之王”美誉的舒伯特是艺术歌曲领域杰出的作曲家,开创了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歌曲创作的新纪元。《悬崖上的牧羊女》是以钢琴伴奏,单簧管助奏的女高音作品。是舒伯特作品的集大成之
状语是汉语习得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界对汉语状语的本体研究以及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二语)的状语习得研究已比较丰富,但很少有学者将汉语作为第三语言(三语)来进行状语的习得研究。实际上,绝大多数成人汉语学习者在学汉语前,大多学过英语,汉语是其三语。鉴于学界目前将汉语作为三语进行状语的习得研究极少,故本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站在三语习得的视角,通过对韩、泰两国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对比了这两国学习者在汉语状语
《祀三公山碑》相较于现存汉碑属于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碑刻,时代特色极其鲜明,书法风格独树一帜。它历史悠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是国家级的重点保护文物,在书法考古界都有很高的地位。该文基于对《祀三公山碑》发现流传、艺术风格及后世影响的探析与研究,在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以及前人的研究动态。在第二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梳理了此碑被黄易于清代访得,摹拓的过程。黄易在得到拓本后先后寄赠于多位好友同好,其中
中国传统史书编撰素有私家、官方两种类型,李自成农民起义史的书写也不例外。起义爆发后,私家率先开始记录李自成农民军的活动情况。清代官方纂修《明史》过程中,也非常关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事迹。高涨的修史热情之下,私家与官方撰成了一批李自成农民起义相关史籍。本文便以此为研究对象,展开了系统考察。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与明清鼎革的时代环境将私家李自成农民起义史编撰推向兴盛。明末至康熙十八年(1679)大量私家
乙烯-醋酸乙烯酯安全电缆英国《欧洲橡胶杂志N993年175卷11期33页报道: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钻掘机使用的电缆包皮是由拜耳公司I。evaPrene(乙烯一醋酸乙烯酯橡胶)制作的。为了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I。evaprene填充了一种以氧化铝为基的阻...
回顾人类社会的历史,技术曾经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帮助人类实现了无数的梦想,我们自然会期待技术也可以作为教育的革命性力量帮助人类实现教育的梦想,随着新技术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了技术教育应用热潮,然而,不幸的是,技术理想主义者所心驰神往的“技术支持的教育革命”却迟迟没有到来。在技术特别是当代的信息技术正大踏步进入教育领域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思考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本研究通过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以期为
目的建立枳实薤白桂枝汤颗粒中辛弗林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ela Technologies Promosil C18色谱柱(5μm,100 A,4.6×250 mm);以甲醇-磷酸二氢钾溶液(0.6 g磷酸二氢钾,1.0 g十二烷基磺酸钠,1 mL冰醋酸用1000 mL水定容)50∶50为流动相;柱温34℃;检测波长275 nm;流速0.84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
形意拳作为中华武术的一种传统拳种,其风格刚猛迅捷,在内家拳中独具特色。不仅如此,形意拳还蕴含着诸如哲学、美学、医学等中华文化元素,形意拳外练武功,内练精神,吸引了愈来愈多国内外爱好者的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既是形意拳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也能够丰富对外汉语教学,以此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形意拳,并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但从教材翻译的角度看,形意拳的翻译作品不仅数量很少,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