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倦怠及其与专业承诺、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在经历、学习方式以及学业任务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针对硕士研究生的独特性以及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对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目前研究生学业倦怠的现状;研究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三者间的关系。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参考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信效度良好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承诺量表》,并采用程陶等修订而成用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量表》,由任志洪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我国8所高校的42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专业承诺、学业倦怠和核心自我评价的调查测量。运用SPSS11.5和LISREL8.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在学业倦怠总分上有18.9%的学生处于“较重”与“严重”水平;且主要表现为成就感低。在不同专业类型和不同培养方式上,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女生高于男生,读研之前没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高于有过工作经历的研究生,自费研究生高于非自费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文史类研究生低于理工类研究生,自费研究生低于非自费的研究生。2.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总体处于正常水平,在年级、专业类型、院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工作经历和培养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处于正常水平;除了综合类院校的硕士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高于就读于师范类院校的硕士生外,其他类型上无显著差异。4.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业倦怠显著负相关,对学业倦怠有预测作用。5.硕士研究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显著负相关,并对学业倦怠存在预测作用。6.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自我评价通过影响专业承诺的情感承诺因子和规范承诺因子间接影响学业倦怠,专业承诺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中有中介效应。
其他文献
世界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不断冲撞与对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还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既是缓解生态危机的着力点,也是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该校的大四在校学生和指导就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不仅威胁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也对高校传统管理体制与模式提出了挑战。一个严肃的重大课题——“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迈进,高校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我国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公众对待残疾人的消极态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一“无形的障碍”对残疾人的生活经验,就业机会,寻求帮助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关于残疾人态度的研究在西方已有相当大
大学生行为守则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在大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道德失范现象,且时有发生,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课堂学习道德失范,包括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对加速人才培养以及实施科教兴国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和运用即大众化才会发挥出巨大无比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明确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做出明确规定:大学生要“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
高等教育的创新来自于学者的活力,可是,他们在中国大学体制中却处于一种“失语”状况,高等教育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又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