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教授治校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的创新来自于学者的活力,可是,他们在中国大学体制中却处于一种“失语”状况,高等教育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又重新被人们提了出来。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传统的公司治理奉行的是股东至上理论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的批判,它强调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仅仅是股东,更依赖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之下,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大学都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大学教授以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入股,他们有权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和决策。所以,在当前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构建教授治校的治理模式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教授治校的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基础;问卷设计和调查样本的选择;我国大学教授治校的现状;我国教授治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其次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教授的权力与地位进行了相关研究,此部分主要对作为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大学教授有权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再次对西方大学教授治校的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此部分主要对德国、美国、英国的教授治校的权力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大学教授治校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最后在强化大学法人地位和相关法律法规,高校去行政化、落实教授治校的权力,建立教授评议会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我国教授治校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从本质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活动,它反映了教育者通过实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性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阶级意识和思想政治观念等的一系列过程。从
世界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不断冲撞与对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还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既是缓解生态危机的着力点,也是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该校的大四在校学生和指导就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大学校园突发事件不仅威胁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也对高校传统管理体制与模式提出了挑战。一个严肃的重大课题——“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开始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迈进,高校大学生也越来越多的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我国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公众对待残疾人的消极态度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一“无形的障碍”对残疾人的生活经验,就业机会,寻求帮助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关于残疾人态度的研究在西方已有相当大
大学生行为守则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在大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道德失范现象,且时有发生,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课堂学习道德失范,包括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对加速人才培养以及实施科教兴国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和运用即大众化才会发挥出巨大无比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明确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做出明确规定:大学生要“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